房建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9期   作者:贾金博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超长的结构建筑相继出现
        贾金博   
        身份证号:210726198903160935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超长的结构建筑相继出现,由于受温度、混凝土收缩率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现浇混凝土结构处理不当时容易产生有害裂缝,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内容。在房屋建筑中合理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并在施工过程,减少工程中的沉降问题,对于提高整个住宅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房建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存在着放热的过程,如果不注意控制温度,混凝土将出现开裂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目前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很好地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标准及有关规定施工规范中,应在基础层、墙体和横梁的相应位置设置临时施工缝,并设置后浇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合理划分等技术措施。采用合理划分施工段、设置后浇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等技术措施,以此控制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1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施工项目沉降和防止混凝土变形,从而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施工过程必须考虑温度、收缩和荷载等因素引起的变形。一般情况下,施工完成后超长结构施工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位置主要在相关材料的连接部分,使施工项目能够形成连续、完整的整体结构形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超长结构的质量不能得到改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可以减少,返工现象可以减少,施工成本降低。然而,浇注带后超长结构的施工难度较大,施工环境很差,往往在钢筋和模板的环境中,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关键技术
        2.1模板的处理
        在模板支设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可采用独立的支模措施来完成后浇带的处理工作。其中,需要现场施工人员重视的是,在拆模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应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来进行拆模作业,确保模板可重复多次的利用,同时也可保证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置得到有序的进行。一般来说,在模板支设环节中,施工作业人员可根据模板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支设作业,同时也要确保支撑系统在模板支设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可靠的状态。如施工缝在框架梁处存在,则施工作业人员可使用挡板在浇筑工作开始前予以彻底封堵,以免接下来振捣环节中出现相关问题。另外,在施工期间,钢筋绑扎与挡板支设要一同完成,有助于提升挡板的强度。当裂缝在梁模板与挡板的连接区域出现时,现场施工人员应第一时间使用固封材料来对裂缝进行封堵,以免裂缝继续扩大。
        2.2混凝土级配与浇筑技术要点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施工现场将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后再将其应用于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中。根据有关单位和部门规定的施工要求和标准,应该尽可能地采用高等级的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灌。另外,工作人员还要严格落实好混凝土搅拌的比例问题,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搅拌比例是按照所选材料的性能以及质量来确定的。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把控好材料的数量,确保混凝土进行充分地搅拌,防止因为搅拌不均匀而导致局部出现膨胀,这样会严重损害混凝土的质量,也不利于浇灌工作的顺利开展。
        2.3科学控制后浇带的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建筑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时,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泥浆流失问题,一般采用分层浇筑施工。

在进行振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施工要点:(1)通过采用钢钎捣实的方式,提升混凝土振捣的密室度;(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后浇带部位采用压力水冲洗处理,以及人工凿毛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后3-6h之间,要进行压力水冲洗;1d后可以进行后浇带部位的人工凿毛处理;(3)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根据是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一般情况下,主要借助于混凝土的收缩参数来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4)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确保施工位置的施工缝处于湿润状态,且此状态保持不低于24h;(5)地下室底板、外墙置遇水膨胀钢板止水带。止水带装钉时应紧密贴住后浇带侧面的混凝土面,并用5cm水泥钉@300钉牢,止水带应刚好在底板厚度的一半,顺长方向应全部连续设置,不得有遗漏、断开点,止水带应避免接头。剪力墙、顶板混凝土浇捣与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捣方法相同,应注意混凝土的复振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后浇带的混凝土接缝应平整。砖胎模与底板外边缘齐,比后浇带两侧各宽100mm,使外墙垂直施工缝平面成“Z”字形,增加墙体抗渗性。待后浇带混凝土充分干燥、且墙体表面缺陷处理及螺杆孔封闭处理后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两边各大于后浇带300mm以上。
        2.4后浇带的维护
        在浇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了保证性能的提高,维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应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成品。完成后浇带施工缝的处理之后,一定要清理干净,密封顶部与铁或木模板、挡水带砂浆,并设立一个栏杆在周围位置进行维护,避免污染钢在建设过程中,导致垃圾堆积的问题,把它固定在底座上的平台。浇铸带也需要用木盖板盖住。应保持覆盖板500mm以上的宽度,避免垃圾和杂物掉入。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为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影响产生收缩变形和裂缝等问题,须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后浇带施工质量,避免使房建工程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如梁、柱及连接处)发生问题,控制方法如下:(1)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浇筑后的整体性,主要措施就是降低温差,等内部温度降低完成收缩后便可对进行下一部分的浇筑振捣操作。主要做法是,在墙、梁、底板等重要部位处预留后浇带的位置,将整个混凝土结构拆分为多个等分,待静置一段时间降低温差后再进行浇筑。(2)如在施工过程中遭遇低温天气,混凝土温度过低,将严重影响其硬化;此时可以在水泥中添加一定量的铝粉,通过铝粉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以提升混凝土的温度,从而提高强度。(3)基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模板消耗的数量,预先对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流程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工程质量。(4)由于混凝土存在着温差过大的情况下出现裂缝的特性,需要在房屋施工中降低温度收缩带来的影响。而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负面影响。后浇带施工技术具有解决不良沉降、降低温差的优点。因此,在温差特别大的房屋建筑中,可以间隔设置一条后浇带,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收缩应力。合理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裂缝的发生,其实践价值巨大。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施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由上可见,为了保证建筑使用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取适当的施工方法,从而才能保证建筑达到理想的效果。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防止裂缝的沉降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技术可以避免结构发生裂缝,控制建筑的沉降。所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吉.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6):47-48.
        [2]石宁波.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建材,2019(3):117-118.
        [3]周會.分析房建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J].居舍,2019,55(3):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