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解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9期   作者: 于航
[导读]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于航
        山东绿苑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99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给园林工程建设带来更高的挑战。风景园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需要重点关注植物景观设计和研究,合理地利用绿色植物。论述和探讨了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有利的建议,借此希望为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景观;设计
        引言
        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且是重要的生命力特征元素,可以增强园林空间活力。作为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的核心任务,植物造景要达到经济、实用、美观效果,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各种植物,为园林赋予四时变化,创造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景观效果。还要注意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满足所在地生态保护要求和规定等,才能科学发挥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作用,促进城市的正常建设与发展。
        1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园林植物的益处
        1.1社会效益
        城市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需求方面,人们都非常需要舒适的绿化环境,在这里休息、散步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同时美好的植物绿化景观可以凭借其天然、亲近的气质,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助于树立起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如南京市的梧桐树,在每个季节会展现不一样的美景,成为南京市一大特色,丰富了城市形象的同时,吸引了不少前来观光的游客。
        1.2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具有吸烟除尘、净化水体、减弱噪音、调节温度等作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园林植物可以利用这些功能,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城市循环的良好运行。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频发,夏季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持续时间不断增加,部分城市由于缺乏良好的排水系统、植被覆盖率低等因素,使得城市内涝严重,为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造成极大不便。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良好地运用园林植物,最大程度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在响应“海绵城市”建设方针的同时,提高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1.3经济效益
        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率高、观赏性好,有利于带动周边住宅小区的销售,满足人们在住房需求外的养生、健康追求,小区周边景观和绿化会成为买房的重要参考条件。周边绿化效果好的小区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可增加销售额、提高价值、提升利润空间。
        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
        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始终将植物景观为人提供服务和价值的观念放在首要位置,创造视觉上的良好体验和感受。所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有效提高风景园林效益,并且也是此类建设任务的要求和目标。
        2.2因地制宜
        城市园林设计要结合当地特色,综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改善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同时,选择植物应充分考虑其生长习性,尽可能降低后期人工维护成本投入,提升绿植成活率,降低成本投入,因此,本土植物应作为城市园林设计的主要材料。
        2.3生态理念
        园林设计中可融合当地历史文化,打造有地方特色的靓丽风景,充分参考周边的地形特征,让绿化工作融入到城市发展中。总之,绿化物种的选择要综合多方因素,既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能够保证气候条件满足其正常生长需要。


        3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3.1合理配置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种类
        我国地大物博,大自然中的植物种类丰富,其生长条件也差异显著。所以,城市园林规划要考察当地地质及气候条件,充分了解作物的生长习性,做好合理搭配,既要保证美观性,又要注重实用性。由于南北地域差异,北方城市规划时可适当融入阔叶林或枫树等秋季红叶树种,保证该地区四季都有可供观赏的景观。
        3.2严格遵守园林植物种植原则,强化园林景观整体
        结构和谐、协调性。园林植物景观构建目的是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基础上,满足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生态需求。因此,设计者既要以园林植物种植原则为基本要求,很好地体现出园林景观以人为本理念、自然生态意境及人与自然的融合,还需从园林景观整体艺术布局出发,采用不同布局模式和种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园林植物自然形态同时,构建一个协调、和谐的艺术景观。
        3.3突出当地人文情怀
        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虽然是从生态环境建设出发,但必须结合当地的人文情怀和特色文化来构建。这样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点和人文情况,作为传承与弘扬当地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生态园林景观与当地文化特色相互衬托,相得益彰,是一种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思路。因此,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也要尽量选用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植物,让游客记住的不仅是绚丽的风景,还能够以景忆情,深刻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3.4用园林植物体现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指的是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景观在空间位置上的协调感和层次感,用园林植物体现空间布局,从园林艺术的特点入手进行设计。园林艺术布局重视景色的渐变性和神秘感,可以利用园林植物强化边界,结合地形分别设计出用于分隔、组织、引导的空间,不仅能合理区分不同艺术风格的园林,还能使游客体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色布局。不同类型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在不同的功能分区加以利用,例如,在庭院或公园的入口处,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自然遮挡园内景观,再通过植物高低、密度或布局的转变,将园内景观逐步展现在游客眼中。此外,巧妙组合不同形态的植物,不仅能表现植物的个体美,还能展现植物的群体景观,达到总体效果高于个体效果的目的。还可以借助树种的构成、地形的变化加强或减弱地形特征,有助于形成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
        3.5植物与水体景观关系
        在园林景观中,水体会带给人明净、清澈的感受,是景观构成中的重要要素。水体旁植物可以形成倒影,显现其姿态,加强水体的美感,形成幽静含蓄、色调柔和的艺术观感。但植物与水体的结合,需要考虑植物生长环境,且种植不可过密,否则也会影响水体的表现力。可以结合周边地势沿坡种植,保证整体效果,可选择垂柳、水杉等喜湿润植物。
        4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未来展望
        首先,全面认知和掌握园林建设知识,结合与此领域有关的专业或学科,增强植物景观效果,提高植物景观的整体价值。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利用多项不同技术,使其一同参与到园林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确保风景园林的持续稳定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实践探索,我国植物景观设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在确保设计科学性的基础上,针对植物种类的使用、种植和养护管理等进行多样化的改进和完善。然而,此设计方法只能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进行使用,需要扩大推广和使用范围。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创造美好的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较强的功能性,需要借助科学的植物结构设计和色彩搭配,从而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
        结语
        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要保证美观性、协调性,重视其整体设计和细节设计,实现各环节合理配置,确保各类植物满足环境要求等。还要注重植物造景生态效益,做好绿化施工等工作,保证植物应用效果,使园林景观工程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侯剑飞.探讨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艺,2020(9).
        [2]赵倩卿.简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与应用.现代园艺,2019(14).
        [3]王云焕.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艺术科技,20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