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王殷勇
[导读] 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王殷勇
        (西昌市第二中学 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研究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它把物理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非常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也是研究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在高中阶段,和其他学科相比,物理学科的知识点之前有非常强的关联性,而且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常常出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成绩较差的学生想要尽力追赶上老师的进度,要费很大的劲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提升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本文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的方法、提升的策略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列举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因此,他们致力于提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改变。但是,前提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上发现教学问题的存在,从深层次认识到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都有可能存在问题。然后,教师通过改变后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实施、验证和落实,才能通过学生学习效果验证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个人认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有以下两方面:
        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眼神,缺乏创新。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新课标课改要求一再地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和执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既可以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得到一定的教学质量。因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创新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偶尔在公共课堂讲课或者是学校有其他要求时候,他们才会临阵磨枪,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很多课改要求成了形式化的东西,课堂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旧是很受欢迎。教师带出去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掌握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甚至有的学生在自己成为教师后,也沿用了当年教师的教学方法,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延续下去。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可以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而且,创新课堂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重复地记忆、读写是不现实的,物理学习需要学生在大量试验实践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并且能够落实在实践中,而且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2.在教学创新方式上没有落到实处。物理作为一门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对其进行探究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是不变的,但是对其研究方法的探讨和创新是可以提升的。万变不离其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很多理解。。在个人的理解基础上,学生会记忆更加深刻。因此,让学生大胆地探讨和学习时非常必要的。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加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提升:
    1.正确教育观念的树立。传统的应试教育下,作为教师,普遍的教育观念就是让学生有高分数,考取好学校。但是,这种过分追求学生成绩忽略学生实际水平的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在今后成长的道路。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做好长远的打算,奠定好长远的基础,从源头上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有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2.融入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地体验学习。这也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根本原因。同时,也能让学生强化学习体验,进而进行下一步的创新。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的学习。但是现在的考试中国,往往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比如回家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实验,或者课堂上与其他人组成小组进行探讨。物理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在探讨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也发挥了教师的价值。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氛围。这就需要教师下功夫发挥主导作用,而且这也对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参与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把握好主导作用的尺度,才能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物理学科需要学生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结合,如果单纯地是具备感性知识没有理性思维的话,学生会感到物理学科的知识深奥不通;如果单纯地具备理性知识缺乏感性知识的话,学生机械地学习物理学科知识,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让学生通过把实验和课程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让他们的学习水平有更好的提升。比如说,利用信息化技术,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观察、演示,把学科知识变活,学生才能透过表面现象去理解深层次知识。
4.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兴趣的培养。如果一个学生在一门学科上有很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离掌握好这门课程就不远了。因此,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对物理学科充满兴趣。首先是设置悬疑,让学生对未学习的知识保持着好奇心,激发他们想要探索、挖掘的心理,学生才有迫切去研究、去学习的动力。其次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甚至多门课程的前提。也是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进行探索的前提条件。当然,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源于自身、教师和父母。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上学习,学习的过程没有压力,并且通过和教师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依旧存在多种问题,这与学校、教师是有必然联系的。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找到对策,且在教学中进行实施,观察教学效果,并且不断地改进、完善。作为一名教师,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不断地改善工作方法和态度。
         参考文献:
         [1]刘禹轩;张迪;马佳宁.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中学物理(初中版).2020,38(10).
         [2] 刘童童;郑海荣.优化物理教学培养核心素养.中学物理(高中版).2018,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