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  曾远琼
[导读] 小学阶段,教师不仅要引导、监督学生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曾远琼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八小学校  617000
        摘要:小学阶段,教师不仅要引导、监督学生提高自身文化水平,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发展成思想、性格、能力健全的人才。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班级管理工作的束缚,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拉近双方距离,进而提高班级整体管理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并结合沟通艺术,提出了具体优化策略,以构建和谐、平等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沟通艺术;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优化策略
        曾远琼  1970.2 女 汉族四川攀枝花人, 在攀枝花市第十八小学校任职班主任 大学本科学历, 一级教师职称
        引言:受年龄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对于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容易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因此,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迁移到下一学习阶段,以受益终身。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艺术的重要作用
        受传统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习惯以命令、强制口吻布置任务,教学任务与班级管理围绕班主任个人意愿进行,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与效率,而且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害怕的心理,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难度。沟通艺术不仅实现了班级的高效管理,而且建立了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针对其运用本文分析如下:
        1、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不仅可以降低班级管理难度,而且通过优化师生关系,还能促使教师理解、感悟、倾听学生的想法,以尽快达成共识,减少师生之间发生矛盾出土的可能。其次,师生之间恰当的语言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感受与诉求,从而获得教师的体谅和帮助。
        2、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同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但是却无法满足不同个体的多元化需求,进而导致班级日常活动比较复杂混乱,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深入班集体,与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再结合实际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以真正起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作用。
        3、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小学班主任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还要引导学生团结集体、积极向上,并将这种行为、态度、意识正向迁移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沟通,可以引导和纠正学生不当的语言、行为等习惯,进而打造相互理解、平等真诚的班级风气,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与提升。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应用沟通艺术的具体对策
        1、相互理解,平等沟通
        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的主体地位较为突出,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两者之间的地位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发挥沟通艺术的优势,在与学生交流时抛弃教师的“威严”,用平和的语言将丰富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进而引导其在不知不觉间与教师进行信息沟通,进而解决班级管理中的不良现象和不良问题。其次,教师要以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叛逆、紧张的情绪,从而拉近双方距离,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正视自身问题,并可以改正。比如,班主任发现某学生在课堂上看了课外书,切勿正面批评,应当通过平和的语言引导学生正视自身错误,并推荐一些比较优质的读本在课下进行阅读, 既维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培养了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2、用心交流,把握原则
        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做到把握原则、用心交流,融入自己的情感关爱、尊重学生,又做到不溺爱、不放纵,并以此为原则,积极、主动、认真聆听学生的意见与看法,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对于班级性格不同的学生,有些比较调皮且不听教导,有些比较内向且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当一视同仁,切勿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应把握公平公正的原则,用心交流,才能促使所有同学健康快乐的成长。
        3、真诚沟通,学会聆听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在布置教学任务、实施班级管理时,应当倾听学生的想法与意见,并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受年龄的影响,部分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于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即使不能完成也不敢直接表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深入班级聆听学生的意见,通过主观表达想法,让其感受来自教师的关爱与鼓励,从而树立学习自信心,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比如,在学生出现纪律错误时,教师切勿用严厉的词语开展批评教育,应尽可能的采用幽默的语言缓解学生紧张情绪,以了解学生真实想法,进而引导其正视、纠正自身的错误,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发挥沟通艺术的优势与作用,深入班集体了解学生实际想法,在完成正常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性格品质。另外,良好的交流沟通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教师的肯定、表扬、鼓励,使学生养成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困难的习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意识,并正向迁移到下一学习阶段,进而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倩.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沟通艺术的创新方向与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76.
        [2]程慧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41+140.
        [3]邵长霞.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巧妙运用[J].天津教育,2020(30):23-24.
        [4]余建花.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J].甘肃教育,2020(20):58-59.
        [5]张富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试题与研究,2020(28):138-139.
        [6]闫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家长,2020(27):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