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
舒城职业学校 安徽 六安 231300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所中职学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在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生活、学习等习惯方面还不尽人意。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
(一)德育课教学
学校从一年级至三年级均开设德育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要将德育大纲的制度规定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创造性地融入到学校日常德育、专业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中去,实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有机融合。因此德育课的教学要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实现他们的学习与社会相融,知识、能力与行为相一致。
(二)心理健康与职业指导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开设心理健康课,为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指导和咨询。毕业对学生来说面临角色的转换,学校开设职业指导的同时把德育融入其中,特别是职业道德,加强他们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三)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最为了解,肩负学生的日常管理,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学校的管理与授课教师的教育相结合
学校最终的发展都落实到学生,学校的管理工作应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更好的服务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管理育人。真正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最起码不能危害社会。道德的底线与法律的底线相粘连,经常生活在道德底线的人,总有一天会触犯法律,因此对学生的德育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教师为人师表,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以德顶天,以学问和技能立足,实现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
(五)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教育不仅有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德育课教学也必须与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在教育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为此,德育实践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把德育课课堂教学向家庭、社会延伸。
以上是学校德育课教育教学的主要措施,在多管齐下学校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好,虽然还有令学校和老师们头疼的问题,但总的趋势是好的。
二、中职学校德育经验总结:
(一)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相关案件的庭审过程,采访庭审法官和有关当事人,这对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法律条文非常有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实践的结果检查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借助电话、网络等手段,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和经验,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食其力,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盟,把“家务劳动”纳入家庭作业中;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影视作品,参观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基地;还可以与共青团、校外教育机关、社会团体以及街道居委会、村委会、工厂企业、部队等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志愿者行动、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科技文化活动、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活动。寓德育课教学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引导他们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践活动中的思想道德问题,锻炼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和解决思想道德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总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树立大德育课观念,完全可以使德育课教学从枯燥无味的说教中摆脱出来,改变“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现象,真正成为学生愿意上、喜欢上的一门课程,以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二)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
在中职德育教育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必须在课堂中进行有效互动,以提高教学的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最大限度使学生和教师进行结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就是以基本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假设出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小组中进行积极的讨论分析,最后进行问题的总结归纳,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锻炼思考,最终培养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学习探讨的习惯。案例教学的教学办法,使得学生与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的分析案例,有效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较好解决了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还有教师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通过学生之间的的讨论,会使得教师的思维得到一些启发,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有效进行交流沟通、增进感情,真正的实现了中职德育教学的目的。
一位老师、一本书、一间教室,这是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老师在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底下没精打采,这是我们传统的中职德育课堂……“德育就像镜中月、水中花,看得见,摸不着”、“老师很难上、不愿上,学生不愿学、学不进”……谈起德育课程教学,不少老师直摇头。而今,这一切都将迎来变化。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理念引领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与时事,影视资料相结合,在接受知识熏陶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