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组织与开展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蓝金发
[导读] 德育教育关系着学生思想的发展、人格的养成

        蓝金发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中学   512300
        摘要:德育教育关系着学生思想的发展、人格的养成,良好的德育工作可以促进班集体的形成,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重视德育的渗透,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关心学生、用爱呵护,如此才能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于此,本文章对新时代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组织与开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初中班级管理;德育工作;组织与开展
引言
        初中生的学习与生活开始趋于成熟化,更多模仿成年人的动作、语言以及心理都会出现在学生身上,而心理上的成长却不能与身体成长成正比例。正是如此,初中生的心理差异较大,有趋于成熟型和成长缓慢型两种,针对这两种不同心理阶段的学生所进行的德育工作已然效果欠佳,因此本文也将力求创新,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革新。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现状
        众所周知,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长期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初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学生思想活跃,做事不计后果,如果不加强管理,则会出现严重后果。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促进他们养成正确的三观,从而确保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经调查显示,当前德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过分重视智育,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敷衍了事;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德育教学形式单调等。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必须进行合理的调整,需要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组织与开展的建议
        (一)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应当创造各种机会与条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调查与公益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从身边事物出发,选择贴近生活并且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领域进行研究和体悟,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德育素养提升。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注重教师引导和组织作用,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丰富学生德育实践体验,保证德育教育活动效果。如“植树节活动”中,在植树活动开始之前,让学生对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植树活动。在栽种树木时,教师让学生做好分工,挖坑、栽种、浇水等,保证树种的成活。借助这样的活动,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人地和谐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活动,树立学生的团结精神,保证德育活动顺利开展。


        (二)注重班级文化教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班级文化建设,尤其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制度体系细致完备、内容条理清楚、易于执行及落实不打折扣等几个方面。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时必须细致考虑学生的常规性生活细节,充分考虑课堂、课间、上学、放学、值日卫生、“两操一活动”等,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都要触及,时刻保证有制度约束,才有可能实现班级德育的日常化。在班级文化和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之后,就要广泛宣传学习,并加强执行监督,适当奖惩,让学生在理解并遵守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班级特色文化素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调动班干部团队的积极性,要真抓实干,不折不扣地抓细节落实,对于暂时无法执行的制度宁可不要,从而确保班级制度执行的权威性。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要将班级制度执行和学生文化素养完美对接,实现班级文化应有的德育功能。
        (三)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我国灿烂文明中孕育出的特有的“君子人格”,家国情怀的培养既可以让学生主动的了解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塑造学生的人格,同时家国情怀的培养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采用主题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形成,通过古人的家国情怀,感知今人的时代使命。
        (四)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德育的效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财富,中学生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在初中生德育中,家庭和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应该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为了提高德育效果,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加强与家庭、家长的合作,构建家校协同德育机制,汇聚德育合力,提高德育效果。如班主任要根据德育要求,制定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借助家长会与家长共商德育策略,提高家长对德育的重视;然后,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电话、QQ、微信家长群等,让家长知道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德育目标,动员家长积极通过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如让家长以身作则,在生活中渗透道德教育,促使家长支持学生的学习,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德育主题活动,助力中学生成长。
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法关系到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而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则关系到了学生的未来。初中生的身心成长与未来发展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而传统的德育工作在学生的发展中作用愈发微小,因此创新成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必要内容。通过各个方面的经验积累以及案例的分析学习,形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完整体系,让德育工作成为一项共同合作完成的工作,提倡全员参与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天娥.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78.
[2]覃伟陆.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9):161.
[3]徐纪胜.德育教育对初中班级管理的影响思考[J].中华少年,2019(28):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