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思
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九小学
[摘要]: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习总书记对创新教育的重视,在美术教育自身发展和美术课程的融合过程中,需要不断继承和发展。美术教育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本文通过了解我国近几年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趋势,为未来小学美术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次研究采用关键词分析法,利用Biconb软件和SPSS软件绘制了有关小学美术教育研究的300篇综合文献的热点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发现: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等领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必要分析,结合目前小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修正传统教学模式,设计适合本身的思维导图教案,达到高效教学,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教学;知识图谱
一、问题提出
在现阶段美术教育中,仍然存在对于美术教学认识不足的情况,进而造成了美术课堂非常单一。这种教学环境和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入不敷出,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小学美术教育在青少年的素质养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要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提高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逐步成熟,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发现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教学方法来实现这种想法,而思维导图符合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主题为“小学美术"的所有文献,检索时间为“2014-2019年”,共查阅到符合要求的文献469篇,查阅时间为2019年11月20日。剔除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检索到有效文献300篇。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刊物来源的关键词的内容作规范化处理。???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Bicomb共词分析软件,以及SPSS20统计软件。
利用spss20.0对相异矩阵进行分析,得到知识图谱,再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对图上的研究热点进行划分。
(三)研究过程
首先,确定高频关键词。其次,建立高频关键词共词频矩阵。再次,进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将共词矩阵导入SPSS20中,使用样本聚类,得出关键词的聚类树图。第四,结合聚类结果,运用SPSS20对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关键词知识图谱,对其进行内容解释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
300篇文献呈现的关键词总频次为 1105次,对标准化后的45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45个高频关键词总呈现频次为 585次,占关键词出现总频次的86% ,其中,前4位关键词频均大于28,依次为小学美术(178次) 小学美术课堂(48次) 小学美术教学(37次)小学(28次),其余41个关键词出现频率均大于或者等于3。这一结果初步说明,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围绕小学美术教学问题展开的研究,但是要进一步揭示高频关键词间隐藏的重要信息,还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二)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分析
为了更好地探寻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对45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将该矩阵导入SPSS20,选取Ochiai系数将其转化为一个44.44的共词相似矩阵。采用相似矩阵=1-相似矩阵,产生相异矩阵。相异矩阵中的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间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小;数值越接近0,表明关键词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
从表2可以看出,各个关键词距离小学美术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 “小学”“美术教学”“美术课堂”“核心素养”“教学”“小学美术教学” 这表明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将“小学美术教学”“美术教法”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论述的成果,都与其它几个关键词结合。仔细对表中的系数大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学"美术教学”和“能力审美”“课堂教学”经常呈现在一起(距离最接近):“小学”?和“策略”“应用"较?多地呈现在一起。此分析结果初步说明,在已发表的关于小学美术的研究成果中,经常论及小学美术教学与美术课堂,小学、策略与应用的关系。
(三)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将表2的高频关键词导入SPSS20进行聚类分析。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小学美术教育高频关键词可以分为五类,具体分布见表3.
表3 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结论: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培养策略(种类1)是当前小学美术教育领域的最大热点,包含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等12个关键词。通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有发展性教学观念,在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对于课堂教学,我们要讲究的是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理念,更好的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
种类1为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其中包含创造力,生活化教育和情感教育等11个关键词。该类研究认为,在新课改的作用下,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是个很好的平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求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高效课堂的引用,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作用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思路。
种类2和3为教学实践和美术素养方面的研究,包含实践、高效课堂、美术教育、美术、生活化教育、美术课堂、小学等28个关键词。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通过小组合作,生活化教育、美术课堂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
种类4为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教学策略研究,包括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素养教育这8个关键词。由于科技的进步,美术等艺术学科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美术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一门学科,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的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
为了进步探寻关键词之间隐藏的内涵,利用SPss20?对45个关键词构成的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标准化方法选择Z分数。结果显示,其拟合效果良好sess=0.063,RSQ=0.926.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各个关键词间的联系状况。结合多维尺度分析图和前面的聚类分析图,绘制出小学美术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见图2)。
在此战略坐标图中,各个关键词所处的位置用小圆圈表示,关键词关系越紧密,它们所代表的圆圈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相反。根据战略坐标图的解读原则,从图2可知.位于第一象限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领域1)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向心度,各个关键词之间连接紧密,是现在国内小学美术教育研究中的重点与热点,与其他三个研究领域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位于第二和第三象限的兴趣教学法及审美能力研究(领域1和3)较为活跃,但是位于第二象限的传统文化、小学美术问题、观察能力等关键词间关系比较松散,对它们的研究不稳定,很容易受其他领域研究影响而演化,是现在小学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但是位于第四象限的生活化教学、信息技术等问题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需要今后进步加大此方面的研究力度。
.png)
图1 小学美术教育研究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
图2 小学美术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四、现在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条件需要提高
在教学时候,很多教师还是存在重技巧和美术知识的讲解,存在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能力。对于师生互动性也不够重视,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的想象力空间受到局限性,这会使学生失去对美术教育的热爱,认为美术教育比较无趣。再加上部分地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设施较落后,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发展。在美术教学的时候,部分教师素质达不到相关的要求,教学时间也比较少,直接导致了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不够重视的情况。
(二)忽略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对学生思维创造力有激发作用。还能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孩子的真善美激发出来,使学生人格塑造更加健全,提高道德修养。但是由于传统美术教育的观念,让家长和学生不够重视美术教育,加上对文化课的重视,学校也会忽视美术教育,态度就会敷衍了事。学生会认为美术教育只是单方面身心放松的学科,就会导致小学美术教育的效率低下。
(三)学生过度的模仿,创新比较少
在小学美术教学时,存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限性,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学生只知道单纯的模仿,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认为画的像就是画的好,创新思维就会越来越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了填鸭式教育,导致学生失去对美术教育的兴趣,应该将美术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模式。
五、解决小学美术教学存在问题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小学美术教学的地位
教师应该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由于美术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审美水平以及美术文化修养的水平。所以要帮助学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国家和学校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知识考核体系的建立, 把美术教育添加到考试考核的模块中去,增加一些美术基本能力测验、美术教师技能大赛、学生美术创新作品大赛等等,这样能够让学生和家长真正的认识到美术重要性,并且还应该做好美术教育作用的宣传工作,切实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每个学生的特点都各不相同,教师教学的时候,应该全面的考虑到教材的内容,并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资源,就地取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梯度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不同需求,通过地方性文化的输入,对于优秀文化融入到美术课程中,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绘画的时候布置一些难度比较低的作业来让学生完成。采用鼓励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发挥其特长。
(三)对美术教学模式创新和丰富
教师可以开发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利用教材,活用教材。让学生再动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进去,让学生在一个比较灵活和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去学习美术。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美术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将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
六、结语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加上国家对美术教育的重视。有许多学者、专家对小学美术教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随着美育的发展,学校美术教育的这一领域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学校美术教育整体环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索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创设良好的探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希望通过本文对我国近几年美术教育的研究趋势,为美术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 周启明.?美术教育研究.?2018(20)
[2]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师的两大改变[J]. 彭少勇.?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
[3]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 赵露露.?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
[4]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郭文斌;俞树文 - 《电化教育研究》- 2014
[5]小学美术课堂模式初探[J]. 罗宗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
[6]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郭文斌;周念丽;方俊明.《学前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