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毅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对其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之前,应该对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但是目前来看,一部分教师在展开中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往往没有意识到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定的重要性,这也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没有得到体现。本文尝试将教学目标与有效性课堂打造进行集合,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体育 有效性课堂
一、明确中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正处在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以及心理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其好奇心较强,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现阶段的心理有较为深入的把握,积极树立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生活态度,从而使学生自尊自爱。中职院校在展开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予肯定,这就需要明确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从而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是促进课堂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
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尚且存在一定缺陷,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结构缺乏合理性,往往很难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很多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提升的重要性,只是一味重视使学生在“体”方面提升,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注意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进行全面提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使得原本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有效优化。
二、中职体育教学目标与有效性课堂打造途径
(一)深度发掘体育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对其进行实践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体育教材进行深度挖掘,现阶段,中职体育课程教材与学生现阶段体育学习能力的契合度正在不断提升。教师应该注意以体育教材作为课程教学开展的基础,由于中职体育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进一步提升课堂实践性,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现阶段接受能力以及教学场地的影响。例如,教师在对两人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的运动有羽毛球、网球以及乒乓球,教师应该考虑到学校场地以及设施是否允许,学校有标准的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教师应该对这些设施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优先开展羽毛球以及乒乓球教学。
(二)合理利用网路资源库,提升学生体育技能学习规范性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对其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网络资源库中检索所需要的图片、视频、音频以及文字,通过多种信息传递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向学生来展开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这样以来也可以使学生自身的体育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升,有利于扩宽学生今后的体育课程发展道路。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利于理论知识可以使原本抽象化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加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轮滑这一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轮滑的动态动作要点以及轮滑的标准姿势。很多学生往往对轮滑过程中“后蹬腿”这一动作较为陌生,再加上一些学生身体协调性较差,在进行这一动作的时候往往容易滑倒。教师可以在网络资源库中搜索与这一动作演示有关的视频,为学生反复播放,在播放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动作要点,并且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动作是否标准,有利于学生及时纠正自己轮滑动作以及身姿。
(三)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教师在对中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提升课堂师生互动频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同时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对学生日常生活状态以及学习状态的关注程度,与学生进行促膝交流,为学生解答一些成长以及生活中的困惑。此外,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与学生分享某项运动以及某个动作的学习心得,从而使学生对体育知识有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某一动作展示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应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进行讲解,从而使得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中职阶段的学生往往自主学习意识较差,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兴趣取向,例如,在进行篮球基础动作以及投篮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展开小组件的对抗比赛,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小组竞技对抗中,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也使得学生的课堂融入性得到了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整体来看,影响中职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现阶段的接受能力以及兴趣取向,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目前学校教学场地以及及教学设施等因素,将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结合,进一步提升师生的课堂互动频率,通过这种方式来营造更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得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姗.中职体育教学目标与有效性课堂打造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72. DOI:10.3969/j.issn.2096-0603.2018.12.177.
[2]韩奎英.中职体育教学目标与有效性课堂打造分析[J].职业,2018,(23):122-123. DOI:10.3969/j.issn.1009-9573.2018.23.056.
[3]罗庆强.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路径探讨[J].教育界,2019,(19):46-47. 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9.1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