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程凤仙
[导读] 思维导图对小学生英语词汇网络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程凤仙  
        芜湖市城北实验小学

        摘 要:思维导图对小学生英语词汇网络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分析探讨小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误区,并依托文本,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单词网络构建中。同时,依据具体语境掌握单词用法,尝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时间解决英语单词习得及使用难题,对培养英语二语学习者自主发展能力和文化意识具有启发意义,从而提升学习者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词汇网络,思维导图,自主发展
        引 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9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教育由“育才”转向“育人”,由“重知识”转向“重思维”。在英语学习中,词汇一直被视为“地基”,但是如何掌握词汇又是中国学生一直苦恼甚至恐惧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牢固地掌握英语单词成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而如何在词汇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成为难题。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1972)在《语言教学理论》一书中指出:“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由此可见,词汇的习得在二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记忆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但是同时也告诉人们,遗忘是有规律的,且先快后慢。
        所以,David Wilkins和艾宾浩斯的研究为我们词汇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兴事物的出现,语言会不断丰富和扩展,那就意味着词汇系统会越来越庞大、复杂。
        那么,若想快速掌握词汇用法,首先就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三大误区。
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三大误区
1.死记硬背
        中国学生背诵单词最常用的方法不仅有死记硬背,而且还有一种词汇背诵强迫症,最喜欢按照字母表的顺序从A背到Z。这种方法会导致记忆的负迁移,因为在字母表中,相似的单词,很多时候意思却是完全不同的。
2.忽略发音
        不重视英语单词发音,读音不准对英语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学习都会起到阻碍作用。而英语中很多单词是按照发音规律进行拼写的,而很多特殊的没有遵循英语发音规律的单词很多来源于法语,严重影响了英语的单词发音。
3.途径单一
        出于不同的目的,很多学生记忆单词会下载几个APP,拿着单词表,从头背到尾,没有从各种鲜活的语境和案例中去记忆和使用单词,英语思维和文化涵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避开以上三种主要误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更为有效的词汇学习呢?
一、实物直观结合思维导图,学会积累沉淀。
        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尚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上课时的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因此,生动、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教师利用丰富的实物展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上海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Look and learn部分为例,教师在通过视频、图片等各种方式教授完新课之后,可以在课堂总结时呈现词汇本课有关食物和饮料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这课单词的单词架构。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分小组去超市或者上网搜索更多有关食物和饮料的英语单词,将知识网“织得更密更大”,这样知识就会更加体系化。而且,由于学生的亲身实践增加了自身的体验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不易遗忘。
二、词根词缀结合思维导图,学会归纳总结。


        作为小学生,单词积累的程度有限,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适当普及词根词缀的知识,学习英语单词才会更理性更系统更有方法。以牛津英语全国版一年级第二学期Unit 4 postman and policeman 和Unit6 Farmer and fisherman为例,课程学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呈现所有以-man为词缀的英语单词,提示学生观察并尝试去发现和总结规律。在熟悉了这些词根词缀的来源之后,教师有意识建构情景主题,将这些同根词汇放入到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单词。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编制chant,结合音乐节奏,将单词学习与轻快的韵律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段的不同,知识储备的不同灵活改编chant的难易程度。教师尽量编制一些简单易懂的chant(见Chant 1)来帮助低学段的学生熟悉单词,巩固重要句式。
        Chant 1
        Fireman,fireman, he is a fireman.Fisherman,fisherman,he is a fisherman. Postman,postman,he is a postman.Milkman ,milkman,he is a milkman.
Policeman,policeman, he is a milkman.
        而对于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由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阅读量,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可以编制一些难度适宜的chant(见Chant 2)来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不同的单词,词组和句子,从而掌握整篇chant。
        Chant 2
        Fireman,fireman, a fireman puts out fires.Fisherman,fisherman, a fisherman catches fish for sport.Postman,postman,a postman sends many letters.Milkman ,milkman,a milkman sends milk to Peter.Policeman,policeman, a policeman is a male police officer.
        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构建情境主题,围绕主题,依托语篇,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单词用法,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猜测单词的能力以及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发展。
三、利用思维导图,学会扩展提升。
        思维导图还可以运用于同一话题或同一文化背景中的单词积累,可以拓宽学生同一话题中词汇网络的建构。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Look and read---Great cities课文为例,这部分主要是围绕世界三大著名城市的各种信息进行介绍,包括该城市的饮食、建筑、著名景点等。首先,我们根据课文段落找出各个部分的关键词。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将课文的脉络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最后,学生根据关键词将段落内容大致复述出来。
        以下是本篇文章脉络的思维导图(见图1)。学生能够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很清晰地看出段落的层次和结构。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复述文中的内容。在复述的过程中锻炼了信息的提取能力,思维的逻辑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同时,能够借助思维导图实现文化常识的积累,逐渐提高语言素养,逐步实现对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图1(课文段落思维导图)
        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和词汇量的差异,越是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越牢固,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能根据思维导图不断扩充文中内容,增加各种细节信息,从而加强学习者对单词的使用和熟悉,提高学习者对文章脉络的把握以及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从而巩固学习者的文化基础。同时,也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转变学生背诵单词的方法,扭转学生背了单词却不会用的尴尬局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智民,苏秦.用思维导图单词记忆法[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0.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苏建红.学习者思维方式个体差异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118-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