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李玉晶
[导读] “学习力”一般分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三方面。

        李玉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文昌小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OO40)
        “学习力”一般分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三方面。学生学习力的形成与个人的兴趣、自主学习、教师教学方法、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密切关系。我校一直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开展了目标导学及小老师领学的方法研究,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些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力的方法。
        
        一、兴趣的强弱影响学生学习力的高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所做、所学的事情有兴趣,他才会有毅力、有动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会积极主动去学习,会想方设法去思考,并千方百计寻求解决的方法。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积极主地探索,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说说美术吧,如果他不喜欢这门功课,也许他上课都不会认真听,作业不愿画,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他只有逃避。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那么学习就成了他们内在的要求,这样学习起来就有动力。我曾经教过这样的学生,他的绘画基础比较差,我找他谈心,他很坦白的说:我不会画画,我很怕上画画课,我觉得上画不好太着急了。我听后,先向他讲了学画画的好处与重要性,然后,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手把手的教他画,充分挖掘他的优点,并及时表扬。此外,在课堂上尽量给他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他多说。在布置作业时,适当降低要求,这样他有能力做,愿意做,乐意做,日积月累,他就慢慢地对美术课有了兴趣,学习力也相应提高了。
        二、激发学生自主预习,主动发掘学具的多样性、创新性。
        由于美术学科的特点学具的准备要充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前每堂课我都会布置学生下节课带的学具,孩子们总是带不齐而且材料单一限制了孩子的创新思维。有一次我试着在下课前让学生自己看一看下节课教材中的文字及图片并说一说下节课我们要做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材料?除了这些材料我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到那些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中材料情况来准备学具。结果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学具,时间久了同学们就养成了课前预习和收集身边可用材料的习惯,创作思路和作品形式也变得更为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力自然也提高了。
        三、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要有过程和方法的指导。
在上课开始时以学习提示的形式出示教学目标,给学生时间依据教学目标展开自学、探究、合作等活动。

如我在讲一年级上学期《玩儿泥巴》时,一课时考虑到这是学生上小学后的第一堂泥塑课,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做过泥塑,有的孩子没玩过彩泥。根据学情的不同我把知识和方法目标设定为:学生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了解雕塑工具的简单运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用于探究新知识的能力。根据目标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嗅觉、视觉、触觉的亲生体验主动感受认知泥的特性,使学生都兴趣浓厚的投入到活动中。学生在解决重点难点时可以通过微课、步骤图、动手实践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或探究学习新的技能。如我在探究泥塑方法时,课件出示搓、团、压、捏、盘的方法图片,让学生试着做一做,并请做得到又快又好的同学成为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孩子们为了成为小老师都认真仔细地看步骤图,争分夺秒的动手尝试,主动学习的意识被激发出来,经过长期的培养孩子们遇到问题都能主动探究解决方法并分享成果。
        四、小老师培养要有梯度。
        教师要根据领学内容把问题分成难易程度不同的几个层次,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作小老师。这样做孩子们不仅能收获成功的喜悦,还能因为要教会其他同学而提前备课,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如我在上《雪花》一课时,我请能力较弱的小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基础的圆形和六瓣的雪花;让能力中等的小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显微镜下各种图案的雪花:最后请能力强的小老师启发学生运用点和线设计雪花图案。整堂课教师只负责调控全局,孩子们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半成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思维拓展的空间。
    记得我在上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动物朋友》一课时我没有急于演示动物的制作过程及方法,而是给学生分成组,给每个小组提供折纸扇、卷纸筒、纸圆锥等基本型体,让学生根据几何形与动物身体形态的相似点展开联想。每个小组的每名成员都努力思考集思广益。很快有个孩子举起小手大声地说:“折纸扇的方法像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尾巴,再用手工纸制作一个孔雀的头部就能做成一只美丽的孔雀。”话音刚落另一名学生举起手站起来自信地说:“圆锥体可以做大公鸡的身体,圆柱体可以做各种动物的身体和四肢。”顿时孩子们的思如泉涌,根据自己的创意使用合适的形状和方法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在作品展示时,一头史前动物三角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的头使用折纸扇的方法贴成圆锥形,真是用的恰到好处。通过这堂课,我发现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运用方法和技能表现的半成品对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想要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力,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围绕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实践这三个主要环节,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活动与学习材料,努力营造积极进取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心底喜欢上美术课,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