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桂林市第十三中学
摘要:分析八年级各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进行实践研究,对各个层次学生采取问卷调查及个案分析等方法给与相应的教学措施,提高八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写作
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写作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英语书面表达的综合体现,是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英语写作即书面表达,但是面对这一较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同学交白卷或是低分卷。如何使每一位学生在写作课堂上都能积极参与且提高写作能力,本文将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为今后的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依据与意义: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分层教学法通常有四个环节:学生分组、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观点,布鲁姆认为,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先前的学习水平和他所受教育的质量差异,只要在这两方面进行改善,就可以大大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他认为,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并且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那么,至少在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掌握。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指出,儿童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跟着一个出现,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先后次序不变,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结构的基础,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进程体现出差异性,即有的儿童进入某一阶段先于或迟于其他儿童。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研究背景及意义
对于刚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初中生来说,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在英语写作上,相当一部分同学持有惧怕和逃避心理,长篇出现Chinglish的作文比比皆是,有的同学甚至放弃写作交白卷,还有一部分同学虽然能避免语法错误,但只能机械地用上简单的句子来表达,写作能力没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是现阶段本校和本市普通公办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普遍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心必然受到严重打击,两级分化更加严重。因此,研究各层次学生英语写作遇到的问题,寻找其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英语兴趣,有效缓解两级分化的现象。
笔者在网上浏览了几十篇相关论文研读了三十余篇。陈玉灼建议从基础抓起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钱伟提出加强阅读,通过模仿培养构建语篇的能力,仿写和改写文章来进行写作。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二语习得的研究对象逐渐从客体转到主体(刘润清1999),即学习者本身,二语习得研究的关注点也随之转移到语言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其中一个领域就是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二语学习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者都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分层教学法受到许多关注,邓媛媛等学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计划、教学对象、教学进度、教学问题、教学评价等,探究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许多研究一致认为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中式英语的现象很严重,并对其提出了相对的策略和建议,但是相关研究对英语基础不高的初中生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笼统地提出措施也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处于基础最薄弱的落后学生和尖子生往往是被遗忘或忽视的对象,而这部分学生是影响现阶段桂林市公办初中英语成绩末等化比例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因此笔者打算在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成果上,对所任教的城市普通公办中学八年级学生利用分层教学法,借助网络学习资源和和工具软件推荐,基于词汇、语法和语篇三方面给予特定对象安排写作内容和进度,使其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本课题对帮助初中学生明确自身目标,使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缓解公办初中英语成绩两极化严重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研究内容与途径
1. 针对所执教的八年级两个班学生,做好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设计。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和鼓励优、良、弱三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写作,相比他们在研究之前的写作成绩,完成在一个更高层次的飞跃。
2. 期望能初步形成初中英语分层写作的课堂教学模式,试用于本校的英语教学研究。
本课题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研究:
1.前测:对所执教的班级学生进行摸底,了解现状。做好前期学生分层工作。
2.整理一个学期的英语写作目标,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写作范围。
3 . 通过采取调查问卷、个案研究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就各个层次学生英语写作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找准问题所在,针对各层次学生给出相应措施。
4.借助网络平台或资源,如桂林市智慧云平台,一起作业等软件辅助英语写作课堂及课后设计,提高其写作水平。
5. 总结。研究中有关整体、个案及资料的整理,反思。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7月——2020年9月)
做好前期思想发动工作,拟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前测:对所执教的班级学生进行摸底,了解现状,按照已知的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差异,在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工作,初步定为A,B,C三个组,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照顾学生自尊心为主进行微调。通过学习明确课题研究动态并形成课题的研究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0年10月——2021年5月)
整理整个外研社八年级上学期英语课本中的写作目标,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写作范围。
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采用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了解各个层次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存在的差异,通过个案分析来探讨适合学生提高英语写作的策略方法。做好每节写作课的教学设计,并将先进的理论结合学生实际,在实践中积累一批有探讨价值的个案,分析整理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写作中的困难,并设定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指导学生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初步预测A组学生遇到的问题为作文不够深层次等,建议其多阅读美文,仿写或改写课文中心句;B组的困难为语法错误多等,集中攻克语法难关;C组学生问题主要为空白卷或低分卷,则以鼓励学生为主,提高其学习英语兴趣,强化该组学生的记背单词等。课题研究中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给三组学生不同的写作指导方法,借助网络数字化资源,设定不同的目标及任务,开展课堂或课后活动,使其英语写作得到初步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完善总结策略和方法,课堂前布置任务,导学案中可设置分层作业任务,完成写作后分层评价。
反思这一阶段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调整。后测:总体分析、个体分析,成功案例或者失败案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1年5月——2021年6月)
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完成结题报告。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对全体学生,应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点和个体差异。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分层教育的改革和评价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分层教学法在八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实践研究将对提高公办初中英语成绩做出一定教学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陈玉灼.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写作能力[J]. 明日,2019(18):124-125.
[2]钱伟. 强化英语阅读,提高英语写作能力[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6(10):43-45.
[3]方美倩.中学生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考试周刊,2014(13):89-90.
[4]牛德亮.母语负迁移与中学英语教学[J].信息周刊2019(26):0280-0281.
[5]周美花.初中英语作业分层的探索和实践[J].教师,2019(28):82-83.
[6]陈莹莹,唐建敏.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述评[J].英语教师,2017(19):150-153.
[7]邓媛媛.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9(6):135-138.
[8]林观海 庄海冰.基于分层理念下农村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研究[J].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9(1):148-149.
[9]胡庆芳.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