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靳海婷
[导读] 通过运用音乐、英语教学、表演、多媒体(CAI)、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

        靳海婷

        山西省长治市第八中学校  046000
        【摘要】:通过运用音乐、英语教学、表演、多媒体(CAI)、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以及生活经历的再现等方法来展现英语教学实际操作中创设的课文情境,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来达到我们创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   英语   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者设计具有一定情感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吸引学生的态度体验,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的教学双边活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情境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音乐欣赏渲染情境  
        美妙的音乐常令人心旷神怡,其旋律、音韵、节奏常把人带进特有的意境中。课上的lead-in部分我常用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音乐导入本课。以这种方式走进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到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一单元时,我一开篇就用北京奥运会主题曲“you and me”导入,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学生一下眼前一亮,能够很快融入课堂。
        二、英语教学贴近情境  
美国闻名学者罗伯特曾指出,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而且能有办法理解语言的内容,并去接受这些语言,那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从第一堂课开始就用英语创设语言情境,不能迁就学生。天长日久,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借助情境理解英语”的习惯。因此我在课内尽量广泛地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少用母语),带动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索、答疑。
        尽管全英教学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实际操作起来比较有难度,但我还是尽量的把握时机,不断提高学生的听懂英语教学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角色表演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备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

新课程改革以来,所选教材从必修到选修都有许多戏剧的篇目,如必修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在了解了大致内容之后,我先是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其次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的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脱稿入情入境的进行表演。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入角色,进入状态,体验情境,突出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发展了学生个性品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能够加强他们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虽然其中难免有些不足之处,但是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四、多媒体运用展示情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目前,“CAI”(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逐渐实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的优越性。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真实又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背景,它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运用使教学过程有序化、整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令人赏心悦目。如在讲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 一单元时,学生们先通过多媒体观看了一些地震的前兆,然后在学习课文时不会感觉太陌生,并且在学习完课文后还让学生又根据之前看过的图片,用自己的话简单的复述地震的前兆,这样能够入情入景地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从情境中理解所学
        众所周知,在外语学习中通过肢体语言来学习和交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例如在讲到必修4 Unit 4 Body Language这一单元时,我和学生就以肢体语言的交流开启了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感觉到了英语的学习是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并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还组织学生自己编排了小短剧,让学生将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肢体语言上的冲突表演出来,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文化习俗。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学生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时,我也尽最大能力用肢体语言来解释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词义,让他们入情入景地去加深理解。
        六、生活经历再现情境  
        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社会、带进大自然,是英语教学成功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从生活中摄取某一特定的场景,作为学生观察、感受的客体,从而使学生自然在特有的氛围中使用英语。例如在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由于上必修3时刚好过完春节,正好结合这一实景,让学生讲叙自己春节时做了哪些事情,中国的春节有什么样的传统。学生对这一课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带着这们的兴趣开启了我们这一单元的学习。
        总之,情境教学法以现代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基础,重视学生的情绪情感生活,既突破了以往唯智主义的框框,又吸取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集直观性、启发性、形象性、情感性于一体,代表了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它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这一方法运用于英语教学,既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学生厌学英语等诸多问题,又有助于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