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振中
河南省新郑市新郑高级中学 河南省 新郑市 4511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如今的教学,教学方式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地理是高中学习中的重点学科,地理学科知识内容较为广泛,学科知识点较为细碎,因此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注重方法方便学生进行理解与记忆。但现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善,下文将探讨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如何对高中地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引言: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中地理教学过于推崇“分数至上”,认为分数以及升学率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一味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学方式大多也枯燥乏味,使学生缺少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想法,只能按照教师给予的标准进行知识点的记忆,学习过程过于机械,也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利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开拓教学的多种可能性。
一、利用情景设置巧妙导入
兴趣是每一个学生最好的教师,由于地理学习不同于语文、历史等课程,仅仅通过单纯的记忆是无法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对于一些知识点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解才能够明白知识点的实质,从而更好的理解知识并应用知识,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理性思维较差,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较差,再加上对于地理学习并没有很充足的兴趣,若教师讲课方式再过于枯燥乏味,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就更提不起兴趣了,因此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恰当的情景设置巧妙导入课程的学习,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不再是沉闷无趣的,而是积极向上的,教师要注重引导,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一步步的吸引学生参与教学。
比如在进行一堂新课时,以:《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事先不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而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带动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吸耳球以及彩纸,教师可以先在教授知识点之前,将吸耳球和彩纸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吸耳球进行挤压,从而使彩纸发生运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之后教师再借此引入这节课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再设置一个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原理知识用趣味的实验过程进行展示,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原理知识,从而在教师进行讲述时能够更好的进行理解与掌握。并且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操作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通过问题导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
对于地理教学来讲,教师要注意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时,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并更好的掌握知识,现阶段的大部分教师为了省事,并不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只是简单的将知识点给学生讲述之后,就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堂不仅枯燥无味,而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进步,教师要注重日常课堂中的教学氛围营造,带领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
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地理知识都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一步步的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循序渐进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比如教师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这一课时,教师便可利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新郑的天然气是否是当地的资源?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呢?让学生进行解答,在有学生回答出:新郑的天然气并不是当地的资源之后,教师便可顺势给学生介绍新郑的生活能源变迁,之前新郑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是柴,之后转变为了烧煤,再之后因西气东输,天然气成为了当地主要的生活能源,在教师讲解完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即资源跨资源调配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完毕以后,教师进行总结,资源跨区域的调配是实现对于自然资源的优化整合,将其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便利资源不足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可持续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深入知识,并逐步理解知识,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也要在旁进行观察,在学生遇到瓶颈时及时进行解答,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重视课堂评价与总结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课堂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教师也要仔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找出每个学生的错误在哪里,并整合出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点,从而对症下药,再更为仔细的对学生薄弱知识点进行深化。除了教师评价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班级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让让学生自己组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对小组内成员的作业进行评价,并互相对小组成员提出自己认为较好的做题方法,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享,通过小组成员互相进行评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互相进行探究,通过了解别人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学会更新自身,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在逐步的练习中也能够使学生自身更好的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做题水平。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是不能够促进其自身进步的,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能够消除学生不敢面对教师的恐惧感,对同是同龄人的同学敞开心扉,学生之间分享学习经验的方式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尤其是对于地理这种需要进行思考的科目而言,学生之间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与经验分享,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进步。
四、结束语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来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更好的接受知识,并带领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并进行专门的练习逐步完善地理学科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感兴趣的因素融入日常教学,着重加强趣味的资源因素在课堂中的应用,对症下药,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祺祯.新课程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209+211.
[2]高延兄.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杨道武.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J].新课程(下),2016(10):49.
[4]李金刚.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提高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