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中教师中介作用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田尚华
[导读] 笔者以英语教学中的“产出导向法”为研究方向,

        田尚华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010010)
         摘 要:笔者以英语教学中的“产出导向法”为研究方向,在掌握其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具体性的POA教学与理论实践的应用分析,使得高中英语语法在该理论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切实有效地改善原先的教学实践过程,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使得相关中学英语的语法学习更为生动有效,学生在掌握的基本语法概念基础上不断地促进对语法学习的理解与深化。在此经过综合性的学习分析,能为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理论化学习与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后续同类型的POA教学研究提供实践研究基础。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0前言
        伴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产出导向法”作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出导向法”简称为POA[1],在此所根据的POA 理论在其思路上是基本融合传统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而不断地强化语法实践,近年的学习中已越发成为一种新型的且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方法。此根据实践性的理论分析,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不断地强化中学英语语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教学应用分析,以在“学用分离”的基础上不断地实现其教学的改良[2]。在近年的课程改革中,虽然在其众多的基础教育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中英语教学的语法改革上仍有较大瓶颈,在此以POA的“始于输出,止于输出”为基本的建设要点进行相关教学方法的学习开展,为后深入的教学改革奠定新的尝试与探索[3]。
1 现有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问题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英语教学在此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其实际的语法学习中仍有着较大的“教与学”分离问题短板[4]。语法结构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相关语句的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实现句子结构分析,使得其为后续科学性的写作提供坚实的指导,化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迷茫情绪,有效地促进学生间地彼此交际。在现有的新课程改革上,强调对学生的实际运用以及加强语言能力培养,在以往的课堂上,许多老师往往对于中学英语的教学强化对语法教学的重视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使得语言学习往往转化为书面练习,这样对于学生现实地道准确的口语交际是不利的,而该过程往往是有悖新课改的初衷[5]。在此需要加强的部分就是要从传统的单纯的语法讲解中进行活化改革,在语法学习中不断地增强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环节,使得中学的英语语法变得更有趣味性、互动性、实用性。
2基于 POA英语理念的语法实践教学流程分析
        在此主要以POA教学法为研究基础开展以教学中的教师介入为手段进行具体性的教学导向的教学过程分析,在此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分别概括为驱动阶段(motivating)、促成阶段(enabling)和评价阶段(assessing)。通过在该过程中的各阶段特征不同,而对其教师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教学的测重点以及各类教学的目的进行总结概括也会有所差异,将实践中的各阶段内容进行总结汇总,为POA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提供方便。
2.1 POA理论的驱动阶段
        在该过程中,针对POA的实践性应用目的,可将传统课堂大体分为“热身”或者“导入”两个环节,在此课堂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可将其概括为中介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理念进行基础引领,使得学生在具体参与过程中更为有趣地实现对于课文学习和理解的目标,“驱动”阶段的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前进行交际场景的实际性呈现,教师通过设置真实情境为后续的教学活动进行铺陈。

并在随后“驱动”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在此环节中可充分地实现POA创意的表达。随后教师可按照某一随机顺序进行人员的分组,每组在五人左后,分别实行采访、目击以及记录的功能。在此过程中的教学任务可转化实际的采访形式来进行推进。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讲解中学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法知识时,教师提前列出相应的活动设计和总体学习计划,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情态动词及关联语法知识的基本形式后相关情景有序创造。  
2.2 促成阶段实践分析
        在该阶段主要表现教师中介作用的发挥,其核心是体现语法教学中的设计理念 (design)。在此“促成阶段”中主要包含三大块内容,分别为:首先教师应该在总结上一阶段即“驱动阶段”的相关流程后,使得学生可以切身地对其所学习的大概内容有了基本的框架性掌握,并在此阶段下对其过程中的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性的文本或者视频整理,使得学生可以切实地掌握相关学习成果的“产出”。
        其次是学生可以自由的实现部分的选择性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给予学生科学性的指导并对其各关键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方便对学生的引导,学生们会有意识地搜集一些与交通事故相关的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完成采访之后,教师会再次向学生讲解与情态动词的完成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主体性的英语教学,老师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弱化,成为辅助促成性角色,这就是输入促成环节。 促成环节是整个产出导向法的核心环节,在该环节中需要多元化地考虑学生在此环节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以学生为驱动下的综合实践,这样的学习才更为有效直接。最后是针对学生的相关练习结果进行产出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加以科学性的指导,降低学生传统的依赖性,使得教师的主导性在慢慢撤回,遵循“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2.3 评价阶段
        评价阶段分为课内和课外评价。课内评价学生完成事故采访并由记录员汇报,教师现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如果时间实在有限就指出“通 病”所在,师生共同探讨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采访初次汇报再次一一进行评阅。评阅完成之后,教师将对每一组的表现做出点评,在下一堂课上,教师挑出优秀作品进行示例展示,展示的标准包括举止大方,表达准确无误,视频制作用心。
        通过上述综合性地指导评价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相关理论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也使得自己的语法知识和表达方式加以更深一步的强化,在有意义的情境下体验到了“交际的乐趣”,而且还培养了小组组员之间分工合作,动手制作视频的能力,这也符合核心素养所要求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3 结论
        在此切实以POA理论为学生在具体的中学英语语法学习中提供实践性指导,通过创新式的角色转变,而有效地是学生克服惰性和惯性思维,但在该方法的实施之前,就要求教师进行足够时间的“导学工作”预热,使得学生可以切实地了解掌握相关理论,在此期待更多的外语教师能在课堂上大胆运用POA理论并不断创新,共同推动多元的中国的外语教学理论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施万里,张余辉.第二外语“产出导向法”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策略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38-39.
[2]陆晓芬,谢婷婷.产出导向法视域下综合英语O2O教学模式设计[J].智库时代,2019(43):201+203.
[3]王博佳.口语思辨“一体化”教学对议论文写作反哺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思辨模型和产出导向法理论[J].外语教学,2019,40(05):51-56.
[4]于乐.“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9(17):114-115.
[5]彭金霖,王山珍.基于“产出导向法”POA理论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英语广场,2019(09):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