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林
(安徽省无为严桥中学 238381)
摘要:在国内教改持续深入的今天,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模式,迎合时代要求,体现以生为本教育原则。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教师应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要求,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应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创建智慧课堂,展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享受学习乐趣。本文以高中地理为例,分析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与创新教学思路,旨在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前言:人们常说地理是一门文科中的理科,这句话的意思是高中地理包含非常多的内容。高中地理在文科系统中是难度最大的课程,如果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枯燥的将知识一股脑交给学生,学生往往很难形成学习兴趣,理解知识,不利于学生成长。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需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育情况
高中阶段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压力,学生平时非常紧张。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对学生今后发展与成长影响十分显著。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在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地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地理知识,便利生活与工作。地理学科中的知识本就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探索[1]。教师需要发挥生活化教学优势与作用引导学生。从当前教学状况可以了解到,绝大多数地理教师仍在应用应试教育模式,教师更关注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教师认为提高学生地理考试成绩才是地理教学的追求与目标[2]。教师的这种理念和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学习时间十分紧张。地理本身有非常多的理论知识,所以学习过程比较枯燥。紧张的压力使得学生经常出现厌学情绪[3]。面对教师以及家长的双重压力,学生十分疲惫,学生难以保持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如果失去了学习兴趣,将无法保障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习效率。高中生有着很大的心理负担,教师需要选择行之有效的对策调整教学,使学生感受知识学习乐趣,帮助学生顺利掌握知识。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发展、成长,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与创新思路
(一)生活化教学增加学生知识理解深度
面对新时期的社会背景,教师有必要按照社会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模式。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浪潮下,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寻找和学生学习情况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保障学生学习质量。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按照教材内容,让知识和生活变得更加紧密。生活化知识点可以增强学生知识内容理解深度,使学生顺利掌握知识。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感受,尊重学生学习地位,引导学生,体现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思路,挖掘教材内容。生活化教学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知识熟悉感,不再认为知识枯燥与无聊。此时学生学习将会顺利不少。比如在讲解《环境与发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休息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跟随家人前往外地旅游,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去过的地方环境如何、景色如何。此时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旅游经历和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配合学生的回答设置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比如:旅游开发的注意事项是什么,旅游开发需要先保护环境还是开发后再保护环境,用什么方法可以保护环境。教师需要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或是和前后桌交流。之后展开本章节知识讲解,学生在讨论中分享经验,叙说看法,总结答案,增加知识印象。原本比较抽象无聊的知识在生活化教学的支持下变得言简易懂,学生加深了知识印象和理解。学生明白了环境保护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地理知识使用能力、实践能力。
(二)巧用多媒体资源调动学生直观感受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如今已经成为常用工具和资料,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发挥多媒体资源教育优势、教育价值,调动学生直观感受,增强学生知识点掌握与理解。比如在讲解《地球的历史》一课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告诉学生虽然人类已经涉足了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但地球的奥秘人类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窥探成功,除去地球表面以外,还有很多地下资源人类根本无法涉足。学习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空间观念。学习的时候学生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问题。为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教师备课环节需要做好课件制作,搜集和本节课程有关的内容、部分,课堂教学的时候,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地球奥秘和神奇,冲击学生视觉调动学生感受。之后利用课件组织学生学习知识,着重讲解书本中的难重点,提高学生知识理解深度。
(三)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实现师生角色互换
为了提高教育效果,贯彻以生为本教育原则十分重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设置教学计划、准备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小老师,教师为学生的教学内容提供补充。对于知识比较简单的章节,教师让学生先自己预习,并划分其中的内容与结构。上课的时候安排学生轮流授课,加深学生知识印象与理解。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发展与成长。比如在讲解《人口容量》的时候,教师提前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随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准备课件内容。因为是学生授课,故学生自己会认真的预习、认真的准备,旨在得到他人的认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讲完课以后,教师归纳总结补充内容,利用该过程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深度,锻炼学生勇气,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结语:新时期背景下,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助力学生获得更完整的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调整和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用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内化地理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形成与具备自学能力和应用地理知识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赵玉凤.高中地理学科如何做好高考考前复习的思路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70.
[2]杨艳萍,王健,邵琼等.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7-248.
[3]罗苗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