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唐雪单
[导读] 在初中教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制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清楚的认知自我

        唐雪单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621000
        【摘要】在初中教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制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清楚的认知自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他们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锻炼他们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懂法知法守法,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学生终身的法律道德观建设和自身维护。
        【关键词】初中  道德法制  教学  问题  探究
        【正文】在当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学校都采用应试教育,而道德与法治学科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都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难以理解其中的知识点,也没有主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今的教师要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应对学生各种问题的措施,让学生从心里意识到道德法制学习的重要性,切实的提高初中生内心的道德法制建设。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重视度不高
         当前许多中小学校还处于应试教育,他们更在于主科成绩,就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成绩,而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不是主要的考试科目,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态度就显得有些不端正。很多学生利用道德与法制课程写其他学科的作业,并认为这是一种珍惜时间的行为,觉得道德与法制建设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并不重要。另外,初中生对于道德与法制的一些行为,已经有了自己基础的认知,在课程中进行学习时,认为内容简单枯燥,不必要深入学习,这就导致教师在讲到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引起排斥心理等现象。同时,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时,有许多与当今社会生活不相联系的地方,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无从应用,降低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
        1.2教学设计不合理,学生学习被动
         在当前许多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要知道,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效果的基础,当今的许多教师没有深入的挖掘课本,仅仅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大量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这不仅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排斥感,还会让学生对法制和道德学习失去兴趣。另外,当今的教学仍采用教师讲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模式,没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渗透时,往往通过采用自身的理解对学生进行讲解,因为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无法理解老师讲话的内容,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节奏的现象。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的策略方法
        2.1教材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不同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更乐意学习并了解一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知识来体现自己学有所成,体现到知识带给自己的乐趣。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的挖掘课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高他们在课堂中与教师的互动度,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知识。
        例如,在部编版新教材《合理利用网络》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网上交流账号了吗?”,“你们觉得有了网络之后咱们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呢?”,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关于网络犯罪的各种案例,并根据自己所收集的案例进行课堂讲解,列举出这例网络犯罪中所犯的法律相关条文,通过学生分组讲解,让学生对于网络犯罪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自己在网络上网时的法律法制意识。而利用上台进行案例讲解这一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对法律道德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重视这门学科的学习意义。
        2.2情境化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理解
         很多学生不乐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往往是因为他们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有些内容过于简单,不必要学,对自己将来也没有很大的作用,而有些理论知识却比较抽象、枯燥、晦涩难懂,导致他们对于学习具有较大的排斥性。如今科学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帮助学生创设教学情景,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加入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通过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景体验感,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制观念。
         例如,在部编版新教材关于《感受生命的意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表现生命伟大题材的电影,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教师在课下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这一题材阅读书籍,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自己对于生命的认知。另外,教师可以在保证课堂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带学生做相关的心理健康游戏,帮助学生健康阳光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本课题学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生命的意义》用简短的话写出五条自己在人生中存在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使命感。
        【结束语】综上所述,学生的成长以及在未来发展中都离不开道德与法制的建设,教师要结合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精神,重视课程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端正学生对于法制道德学习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道德与法制知识的意义,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杨宏睿.如何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体验式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36.
        [2]陈万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