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骆彩云
[导读] 随着新课改对教学工作影响的日益加深,素质教育观念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骆彩云
        丰顺县实验中学    514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对教学工作影响的日益加深,素质教育观念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更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教学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目标,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并有助于学生日后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还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科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精神财富。本文就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开展生物学科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但是,通过对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仍有一些教师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的生物学习热情和生物素养的提高。因此,实施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务之急。
        1.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
        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际上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生物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与实践中对自身未来和社会发展有一个深刻、全面、发自内心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高中生物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十分重要,能充分地涉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综合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学生未来的顺利学习和发展都十分重要。另外,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以此作为调整教学的有效依据,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无论是教与学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2.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2.1创设合作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提到: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展开生物学教学,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自主、积极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从而促进自我发展。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进行情景创设,能够使得课堂教学生动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基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情景创设,能够利用情景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例如,教师以“生态系统的意义”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引进多媒体进行情景创设。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态圈,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生态圈对于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探究过程中,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2.2借助生活观念,开展生命教育
        生活观念是人们对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或特征的解释的抽象,是人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件和现象的认识、认识和思考的方法,是人们在实践中检验的观念。生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结构与功能,适应与进化,稳定与平衡,物质与能量三个方面。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让生命现象在教学中出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命观。简言之,在现实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存观的具体内涵,结合具体的生物学课程内容,将生存观渗透于教学之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生存观的内涵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应当指出,在结合生产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生活观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与学生实际生产生活因素相近的对象,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基础,保证学生对生活观的充分理解和认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2.3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中的经典实验包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与方法,体现了科学的理性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整合生物学资料,展开经典实验课程,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展开“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展开科学家的角度去展开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做“细胞的基本结构”的观察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体验,引导学生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总结语:生物是一门科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
        参考文献:
[1]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25.
[2]刘铁华.高考试题融入生物学核心素养考查的启示———以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