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彦娟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堤村乡薄庄小学 055250
摘要:常态课堂教学过程多平淡无趣,课堂沉闷,学生“只学不思,只知不识,只练难升”现象严重,实效性可想面知。“生动”课堂为我们寻找有效、高效的灵动课堂指明方向 。一切从学生出发,顺应学生玩的天性,精心设计各种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开心的“动”中兼得“鱼”与“渔”,在欢快的“动”中去实践应用,在愉跃的“动”中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且“有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关键词: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情绪、有趣、有效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战场。课堂各项活动都指向教学目标。因而,我们教师不断寻求与创新教学方式或方法,以求达到课堂的有效或高效。但课堂教学现状却是引而不思,启而不发;学生懒散于“只听不想,只学不思,只知不识,只练难升”的状态,且随年级增长变的越严重。
造成此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难辞其咎。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肤浅,认为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内容,或认为教学是教材内容小片段的动态呈现,很难将静态的文本教材内容,转化为鲜活的、生动的、思维活跃的教学内容,只是教教材。教学过程平淡无趣,课堂情绪沉闷,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知识。多练而生厌,重复而生烦,实效可想而知。
如何改变这些状况,我们尝试了多种方式方法:如创设新奇的问题情景、分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让学生当小老师来帮助教学等等。这些方式都是火热一时,难于常态化。当我们苦于探索而无方向时,特岗教师陈立静为大家带来的英语展示课,让大家眼前一亮——整节课全体学生在欢快的各种活动中愉悦学习。
陈老师的课堂都是基于在学生天性“玩”的基础上设计的。要使学生乐于学习,就必须顺应其天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玩”起来,使学生倍感课堂的亲切、新鲜,不再重复沉闷的老方式,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开心、欢快的参与听说读写用等课堂活动。她的具体做法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游戏引入课堂。如在单词的读写时,用“打地鼠、击鼓传花、藏小手、闪卡萝卜蹲、加一减一、大小声、切西瓜、木头人、爱的抱抱、石头剪刀布等等游戏。常规课堂被颠覆,可说学生参与游戏活动肆无忌惮。时而读的声嘶力竭,时而读的春风和煦,时而静可闻针落地,时而动若地动山摇,时而如闲庭信步孤芳自赏,时而若闹市寻踪纷纷扰扰,时而手指空书整齐化一,时而拍桌韵律十足。课堂上学生玩的开心,学习成了副产品。常言说:“一开心,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在课堂上,一开心,脑子就好,学啥啥会;一开心就聪明,一聪明就记啥啥牢(无意记忆比有意记忆更牢固)。
陈老师的课堂是本真的回归,主体归还于学生。
学生的“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教师精心设计,渗透学习方法的,能促进学生思维活跃的“授之以渔”。如单词的认读与记忆,陈老师以字母操形式引领学生自己拼读。学生读的可说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以陈老师的话说:“借鉴李阳疯狂英语学法,达成学生见词敢读、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效果;能让学生快速记住部分单词,减轻学生负担,突破哑巴英语。”再如英汉互译,让大家感觉单调又无趣。而陈老师运用肢体动作来为学生示范,在举手投足与表情举止之间形象表达。学生在仿效中多感官去体会、去感受,语言行为所表达的信息。伴随肢体动作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也丰富学生语言行为的表现表达能力。
陈老师的课堂是有丰富而深刻内涵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强调学习过程,重视知识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无过程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干瘪的,是单调枯燥的。补充背景知识,让知识介入真实的情境,学生参与其中,以角色去做去说,寻求知识技能与真实世界问题解决契合点,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且“有用”。陈老师每节课都会给学生设置“走进生活”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去做去说,达成英语会读会背也会实际运用。学生在角色间不断转换,体验不同感受,经历不同语境,有时出现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引得大家满堂大笑时,也乐此不疲。让学生感觉学英语是一种兴趣爱好,觉得好玩,而不是一种负担。每节英语课都成了孩子期待,想学不好都难。
陈老师的课堂源于其朴实的初心。她说,自己初登讲台,无任何经验,只是记得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从孩子的角度去看课堂,去体会课堂上他们所做所想所感,用他们方式来表达所学所思所感,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陈老师在她的课后羞涩的问大家,她课堂的行为表现是否有些幼稚,是否让大家见笑?大家听了都有些汗颜。可以说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人人都懂且能说得头头是道,但真正从学生出发的又有几人呢?教学设计多是老师自己的想当然,或由下载课件转化而来,或是直接“拿来主义”,根本未从学生实有知识与能力,思维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等因素考虑。学生分析多为笼统概述学生应该有知识、能力状况,以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为背景,通过某个情境进行知识迁移来完成,运用不同梯度的练习来巩固强化等等。忽视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忽视学生知识间思维的断点存在,忽视学生动手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的情绪基础。课堂上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走,模仿老师的方法做,学点记点,难于内化于心,难于结构化于脑。知识的提取与应用死而不活,各种技能与能力形成慢且差。课堂上学生稍有差池,我们就会用眼神、用表情、用言语等去告诫学生;严重时用站立等方式去惩戒学生。而陈老师以学生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以情绪带动掌控课堂,让课堂真正灵动起来,让学生乐于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
“生动”的课堂有时是牺牲了一些课堂时间,但学生的热情饱满、情绪高涨,学并快乐着。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有效的,才是最高效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选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12
[2]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