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立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直接关乎到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国家教育软实力。不同阶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编制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进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尤其是当前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研训网络随之涌现,为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故此,文章主要论述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明确其重要性,寻求合理的措施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区域;教师队伍;业务能力
新课程改革深化,如何有效提升教育软实力,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转型升级的主要条件。教师不仅仅是教育知识传播者和讲述着,同时也是创造者,为了推动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应注重拓宽渠道,增强培训力度,并对培训机制优化改进,以便于持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谋求可持续发展。
一、编制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一)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推动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充分考量教师转化液化发展需要,契合教师队伍实际情况,与区域愿景规划和学校发展目标充分契合[1]。确定教育现代化总目标,创新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思路,在推动教育改革深化的同时,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方向,重点培养创新型、研究型教师,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细化,明确教师职务比例、学历层次和名师工程培养数量,为后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夯实基础。
(二)编制学校专业发展规划
编制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应立足于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目标和实施方法,整合学校可利用资源,形成学校发展共同愿景。如,温州二十中为了推动教师发展,曾编制《2007-2010年教师发展总目标》,力求培养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具有高尚师德、可以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改善教师成长环境,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2]。
(三)编制教师个体发展规划
推动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和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基础上,应进一步编制教师个体发展规划,综合考量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设想,促使教师有明确发展目标,避免发展方向过于盲目。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设想,优化设计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目标,潜移默化中培养教师发展意识,满足教师自我成长需要。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明确,有序展开,应加强教师个体发展监管,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目标[3]。
二、颁布实施优惠政策,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达成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区域教育部门应充分契合区域教育情况,适当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完善配套的教育制度和体系,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夯实基础。
(一)增加教师专业发展经费投入
区域教育部门应强化部门职能,高度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性,适当增加投入力度用于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设立教师发展专项资金,定期组织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将个体专业发展情况与教师薪酬待遇和未来晋升相关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4]。如果区域财政紧张,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力度,为教师素质培养工程有序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二)完善配套制度激励教师发展潜力
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应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教师调动考选、干部竞争上岗,并定期组织教师内部交流和沟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对于教师的岗位管理、进修研读管理、请销假制度修订完善,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有紧张感。另外,制定评比制度和激励制度,筛选优秀教师,并将评选结果与教师的晋升发展和薪酬待遇提升相挂钩,强化教师的教育能力,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构建三级研训网络,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一)组织区域型研训活动
区级的研训活动,需要明确骨干教师的主体地位,编制研训方案,或是邀请专家组织讲座和培训,指导骨干教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发展。遵循请进走出原则,在组织教师培训的同时注重指导和引领,培训课程优化设计,组织专家进行讲座,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先进经验,感受外部的教育环境,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设立名师工作室,区级名师可以面向区域内聘请三名以上的同学科学员,通过示范和指导,针对性培养学员的业务能力,促进名师快速成长,为区域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建立骨干研修班,面向骨干教师组织研修,提升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开设专题讲座,导师带教、个人学习方式结合展开。实践训练可以组织学科课堂教学研讨、名师课堂观摩,也可以前往教育水平较高的学校挂职锻炼,积累教育经验,相互取长补短[5]。
(二)组织校本研训活动
教学为载体组织校本研训活动,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通过对学校教育资源有机整合,组织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为教师提供参与进修的机会。骨干教师开设讲座,集中整理和讨论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锻炼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和提升下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致力于立足于实际情况,明确专业化发展目标,颁布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进修和研训活动,学习前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充实自我,打造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对于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劭桓.注重实效 整合资源 实践反思——关于区域校本教研推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3(02):32-34.
[2]解保.区域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合肥市经开区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19(16):17-18.
[3]胡元飞.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基于乡镇区域内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9(04):207.
[4]吴聪.浅析高职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7(22):113-115.
[5]吴蔚.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五步式”音乐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