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随着现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不断发展更新,其信息化发展趋势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逐渐趋于多样化,如何培养学生才情,以及如何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相结合,成为当前主要的讨论内容。本文基于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学生的才情培养展开相关讨论,希望对今后的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借鉴作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才情培养
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中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在信息化发展的当下,依然可以渗透到众多领域当中。汉语言文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学积累,也能从根本上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水平,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不断展现,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基于当前的发展角度,对汉语言文学进行重新审视,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进行单方面的输出,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课堂教学形式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这些传统教学的弊端也很难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当前的全面发展要求上来看,传统教学已经无法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应用人才。信息化发展可以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整合,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设备以及教学手段,将原本枯燥的内容利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用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全面调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除此之外,在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教师可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接下来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奠定坚实基础。一些教师以及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汉语言文学的就业前景十分有限[1]。但是从当前的就业情况以及发展规划上来看,汉语言文学可以渗透到众多的领域当中,能够进一步发挥其应用价值。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一直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良好的文学基础能够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开拓精神。汉语言文学作为结合前人智慧的优秀学科,将古老的智慧与当前的时代文明进行有效整合,从根本上提升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性,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健全现代化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的桥梁
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主流背景之下,人才的定义也随时代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汉语言文学更应该紧随时代要求,全面协调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能力,促使学生的才情得到有效培养。高校在进行汉语言教学的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汉语言信息化教育体系,将社会当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作为目标,在发展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促使人才的培养更加趋于全面化[2]。
以诗歌教学为例,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诗歌是不可省略的教学内容之一。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字音以及朗读,很少利用新型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对媒体教学设备,例如交互性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投放在设备上,电子教学设备可以将原本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更有助于学生进行理解以及分析,由于诗歌内容含有很强的时代背景,学生可以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进行二次理解以及消化。
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语文的教学过程,由于诗歌内容具有良好的时代背景以及内在元素,更有助于才情的培养。学生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可以能够跳出传统思维,利用正确的三观看待生活,鉴赏文学,在文学当中陶冶自身情操,不再将汉语言文学视为单调的理论课程,而是赋予新内容的学科,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才情培养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三、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的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指出学生应该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以及主体地位。相比于传统教学形式来讲,信息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在学习基础内容的同时,也能将实践内容融入其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体系,对于今后的能力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将内容进行深层分析,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从多方面角度进行提升[3]。
例如在教师在讲到散文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慕课等形式,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况。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内容时长也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微课当中可以加入文字演示、视频等元素,促使内容更加丰富。微课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的模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微课带来的实际作用,促使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理解文章的深层内容。除微课外,慕课也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常用的形式,慕课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时间以及地理局限,使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能成为“同学”,形成更好的学习链条。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建立相关的教学小组,促使不同学校的学生交流自身意见,引导学生在抒发自身见解的同时,也能学习他人的看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才情能力。这样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才情,引导学生拓宽认知范围,提升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进行结合[4]。
四、积极改善汉语言文学的考核方式
汉语言文学的考核方式与大多数专业一样,一直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内容以及形式都较为单一,相对而言缺乏全面性。而且,汉语言文学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多内容需要记忆,学生在作答时并没有进行实际应用,考核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这一情况,汉语言文学的考核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将内容设置成更具综合性的内容,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加符合当前的人才发展理念[5]。
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布置相关的社会调查以及课程实践,促使学生从根本上深化学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当前人们如何看待汉语言文学”为相关课题,促使学生深入到社会当中进行全面调研,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理论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实践当中,从而起到提升自身才情能力的目的,从深层发展来讲,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可以迈向更高的层次当中。从才情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可以在加深汉语言文学素养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汉语言考察形式,结合书面、实践考核等形式,从生活以及理论等方面促进学生的汉语言文学能力,并以此带动学生的语文才情,促使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应该从多种角度入手,用良好的心态以及情感面对文学内容,与文学形成良好的互动,更有利于才情的发展以及深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形式,这一发展方向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也能推动社会的文化发展。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依旧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也促使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框架,将学生的才情发展放在首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齐晔.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J].新闻爱好者,2018(06):115.
[2]赵立新.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1):92-93.
[3]朱晨歌.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J].中华少年,2017(04):34.
[4]沈阳.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探析[J].北方文学,2017(02):142.
[5]刘彩云.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J].商业故事,2015(30):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