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远
四川省广元市国际天立学校 628000
摘要:现代美术教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教育,还兼备了审美教育和美育育人的教育。众多周知,美术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塑造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东西方美学教育中,美育通过将美学的原则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美的能力和素养。本文针对当下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目前美术教育美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关的美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教育;育人功能;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应试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更多的是技能性教育,其功能性教育一直被忽视。在素质教育推行,但中高考升学压力不减的当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重点发生了转变,教育者意识到美育对于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下的美术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学校教育中,缺乏专业的美育培养的目标和方案,美育专业人才也比较匮乏,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人才需求,加强美育的学科建设势在必行。
二、现实美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美术教育的重视
一直以来,学校对美术教学的方式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从根本上重视美术教育,甚至有些学科也会占用美术教学的课时,造成美术教育的时间过短,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有的学校过分看重绘画技能的习得和美术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美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因此无法对学生真正的进行美学教育。
(二)资源配置不足
信息化的时代,为了更好地进行美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更新美术的教学设备,不乏有的地区发展比较落后,美术的配备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美术器具和专门的美术教室,中国画、泥塑、雕刻、动画设计等一些美术教学内容无法顺利开展。部分教师临时补位缺乏美术专业素养,对美育的教学观念没有理解透彻,无法正确带领学生们进行美育学习,导致美术的学习片面化单一化,达不到美育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足
传统的美术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的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也存在不合理性或者缺失相的考核量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绘画技法,而不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考核方式上也只考核学生的绘画水平,活动呈现重形式少实效,对于美学的一些理念没有相应的考核方法和标准。美术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欣赏世界名画,在名画中去感受美、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更应该让学生去从身边的生活中、历史文化遗产中、地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存中,去发现美、感知美、创作美术作品书写美的感受,在美的境界中学生的素养得以提升。
[1]
三、对美术教育中贯彻美育和育人理念的策略探究
(一)正确认识美育这门综合性的学科
美育是一种综合型、感知型、实用型的学科,带有多种学科的属性,为了更好地促进美育教学发展,首先美育教学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学科范畴。美育是一种自我感知型教育,其人格教育和创造教育都是在感知型教育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每个人在美育活动中的感受都是具有明显的个体化特征的。美育作为一门综合型的教育学科,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上和其他学科是有区别的。但是,又有着综合整合呈显,美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格发展为目标的。美育也是一门实用型学科,其学科的实践性要求我们要加强对美育方法论的研究,开展多项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丰富方法论研究,促进美育学科的完善和发展。
(二)按照美育的具体对象,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
按照不同的受教育对象,建议在美育下划分具体的专业方向,“艺术教育”针对专业的艺术人员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更多的是面向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开展美育实践,“社会教育”是针对社会各界的公共美术文化事业展开的美术交流活动,“美术学理论”指的培养专业的美育理论研究人才,旨在弘扬传统美术教育,促进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2]
(三)加强美育学的学科建设,强化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各地方学校真实情况有存在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紧缺,要加强对现有美术教学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的学科素养,另外加强和专业美术人才的交流,全面提升教育者素养。美育理论的研究是推动美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社会各界开展美术文化研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新时代的美术教育理念,促进现代化人才素质的提升,培养新时代的教育人才。
(四)发挥中西方的美术珍品展开教育
美术欣赏也是美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视觉和听觉去感受艺术,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结构。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内涵丰富,风格迥异,例如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展现了大唐王朝的风貌和宗教气息;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中一只锦鸡翘首芙蓉枝头,与彩蝶相呼应,展现皇室的高贵华丽美,再如清代的《出水芙蓉》是没骨花卉的代表,笔法清新飘逸,传达出作者高洁的志向。
西方美术作品也传达出西方特有的价值观和文化,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展现了母性的温柔、梵高《向日葵》色彩鲜艳等,还有很多名画代表作,了解西方美术作品的文化历史,提升艺术修养。
结论:为了贯彻落实美术学科的教学理念,落实美育人让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展,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上要尽量科学合理化,参考国内外的美育课程设置标准,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出符合现代化教育的美育教学方案;其次要针对不同的人才需求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案,还要加强对美术专业学科人员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素养,最后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师生加强重视,以培育全方面高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综合型为目的共同努力,多想办法上好美育课共育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姚振雷.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实践探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2]龙健才,李映山,龙雅.论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湘南学院学报,2017(06):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