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王迪
[导读] 体育教学最终要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服务,

        王迪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体育教学最终要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服务,学生职业素养与体育教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学生就业起着积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就业,最大程度的引导学生朝着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方向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对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  职业素养  体育  教学  影响
          1.前言
        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相比有所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也要及时跟进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持续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积极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高职体育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并完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2.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2.1提升体育教学地位
        现行高职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地提升,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成效甚微,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自身并未真正重视高职体育教学,也没有正确认识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整个教学过程缺乏职业能力地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所提供的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是严重脱节的,而学生所进行的体育学习是相对被动的、枯燥的,没有兴趣做支撑,学生很难用心地进行体育锻炼,亦很难达到未来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
          2.2加大职业能力培养
        为向社会输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需要构建更为科学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将德育与智育合理地纳入体育课堂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优化,社会各个领域对就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就职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还需要就职人员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大的内心等。基于此,高职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体契合,以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3.职业素养教育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路径
          3.1制定教学计划
        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从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了解体育教学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向及要求,进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且以丰富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专业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完善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对此,高职体育教师要有明确的认识,根据体育专业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为前提来开展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高职体育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就应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根据学生具体专业的特点,将学生应该具备的实践技能与体育课程有效结合在一起,丰富运动场地的功能性,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体育中去。体育课堂的活动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特性,也要清楚的认识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加力量练习,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技巧。在体育活动中,还可以开展竞赛和小组活动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2组织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来锻炼和培养,因此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结合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来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以此充分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高职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能够进行完善的操作,那么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和速度,并且能够有耐力。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锻炼力量和速度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具有一定的乐趣,还能够定向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及时对学生予以引导,观察学生参与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差别的进行指导,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力量和速度。另外,学生也应该具备纪律性和组织性,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道德素养,这也是职业素养中的一部分。体育教师应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例如进行列队练习等,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感受规则和制度的重要性。另外在相关的体育活动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能动性,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完善教学内容
        就现行的高职体育教材内容而言,既涵盖了身体健康相关内容,又包含了心理健康相应内容,还囊括了各类体育项目,如排球、田径、篮球等相关项目内容;但实际上,受体育课时限制,真正实施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为体育项目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却很少涉及。在后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制定实践指导方针时,应充分考虑社会、企业及学生自身对职业素养的需求,密切关注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之间的客观联系,尽可能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例如,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田径、游泳等耐力型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耐心与毅力;体操类运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柔韧度,以避免学生出现运动劳损、肌肉拉伤等。总之,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会发挥不同的教学效果,只要运用得当,都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
          4.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体育教学应该结合学校的教学目标和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性,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莹.新时期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新时代教育,2015(11):25
        [2]王志愚.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分析[J].才智,2019(4):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