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思维发展与提升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宋娟
[导读] 高中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

        宋娟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中学 236000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任务。语文学科是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主要学科,写作更能体现学生对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水平。所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写作教学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写作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意义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实际的语文写作课堂中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平时读书少,知识面窄,写作素材积累得不够丰富,写出的作文死板且缺少真实情感等。在新课改和核心素养目标的推动下,写作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在写作教学中融入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4部分内容是必要和可行的。语文教学重在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总之,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核心素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技能,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其人文素养,令学生建构起更加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高中语文写作问题出现的原因
        2.1教师方面的原因
        写作教学对语文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教师要有写作专业知识与能力以及教学经验。但由于大多数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不达标,从而导致写作教学得不到有效实施,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升。与此同时,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陈旧,只一味地将写作方法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套用写作模板,殊不知这种经验主义的写作教学直接导致了学生写作的一般化和模式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难以吸收,学习积极性低,写作理论如雾里看花,写作时无从下手。学生没有得到完整的写作理论指导,自然就会对写作产生消极应付心理,最终只能写出千篇一律的作文。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作文评改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在平时的写作课堂中,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作文的评改,很多时候,由于教师所教班级多,评改时间不充裕,精力不充足,有些教师选择草草浏览打分,评语也是寥寥数语,甚至有些教师干脆不写评语。如此,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地方得不到有效训练,写作能力也无法有效提高。
        2.2学生方面的原因
        高中生日常学业繁重,课外阅读量少,缺乏阅读积累,在写作中能利用的素材不多。学生平时课外实践活动少,写作中能够列举的生活实例也不多。这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内容多有雷同,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写作时东拼西凑,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和得到高分。

所以,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不大,甚至对写作感到厌烦。
        学生欠缺正确审题立意的能力。粗略浏览一遍题目,便在脑海中搜索“存货”,这使得学生的习作下笔千里,离题万里。学生无法宏观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也不尽如人意。这些都是高中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质上,这还是理论和实践分离的问题,在平时练习中学生没能将写作理论和写作方法吃透,写作能力只能原地踏步无法提高。
        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3.1以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写作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包括前写作、写作和后写作3个阶段。前写作阶段主要指产生写作意念之前的全部无意和有意的素材积累活动。写作阶段主要是学生自主写作,抒发情怀,生发素材价值,提高知情意素养,促进自我学习力、思考力和评价力的优化与提升。后写作是指学生在文章写完或发表后,吸取读者的反馈建议,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扬长避短的活动。当前,对于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众多流派,如绿色作文和文化作文等不同风格,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各流派形成各自的教学思想与理念,从不同角度促进了中国基础教育写作教学的繁荣与发展。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无论学习哪种流派,采取哪种范式,语文教师一定要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一定要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写作教学的旗帜与中心,一定要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写作教学的始终。
        3.2以思维创造力激发深化前写作指导
        在前写作教学指导时,教师应当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多侧面深刻地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独特的思维品质。班级写作交流是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通过班级写作交流可以激发学生产生迥然不同的思想火花,迸发出更多的思维闪光点。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启发以绽放思想的火花。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开发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因为联想和想象是学生在写作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活动,它不仅是帮助学生展开写作思维的翅膀,还是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的金钥匙。在班级写作交流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联想和想象成为学生写作前的重要生发环节,作文素材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写作思路就会不断延展生发,学生下笔就会迅速准确,而且能在快速的写作过程中创造出新奇的想法和立意,产生良好的写作效果。
        结语
        以核心素养理念引领写作教学,不仅有利于改进教学,回归教育的本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品格的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更可以使学生的表达更为流畅更富有逻辑,使人与人的交流更为有效更加贴近。这对于发挥语文教育育人的整体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良知有情怀的未来公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性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