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 肖荣业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255100
摘要:在初中课程之中,化学属于重要学科,通过化学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微观世界进行深入了解,对物质变化加以有效认识。众所周知,化学学科把实验当作重要基础,通过实验教学,除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的具体认识以及理解之外,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此,化学教师需对实验教学加以重视,积极对实验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提升初中时期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整体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伴随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很多学科都已经由以往应试教育这种固态模式当中走了出来,借助实践操作对理论知识进行演绎以及展示,但是化学学科并无明显变化,主要是因为化学知识都是通过不同实验得到的,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全都需要遵循着这个规律。为此,探究提升初中阶段化学实验教学整体有效性的具体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一、借助魔术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人们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在兴趣驱动之下才可对化学知识进行主动学习以及探究,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当中。而兴趣是学生认知从浅到深,注逐层递进的积极心理倾向,同时也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动力。实验教学期间,化学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才可促使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如果脱离兴趣对化学知识进行强行观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难以顺利开展实验教学。其实,化学实验当中包含不少趣味魔术,化学教师可将此当作契机,对学生具有较强好奇心这个特点加以充分利用,引发学生借助实验对魔术原理进行学习探究的动机,促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实验探究当中。比如,开展“碱的化学性质”教学期间,为激发学生实验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关注以及思考碱的性质,在实验之前,化学教师可设计以下魔术:化学教师可在白纸上,用碱性物质画出无色的图画,之后在纸上喷洒酚酞试剂,此时白纸之上马上回出现一幅红色图画。借助上述魔术,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眼球,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调动其探究热情。学生在好奇心以及兴趣之下,会积极参与到魔术原理探究当中。这时,化学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1]。借助上述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以及探究热情,促使其对化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究,进而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二、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
实际上,化学是站在微观角度对事物具体组成规律和性质加以研究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原子以及分子这些实验内容,学生只能看见其量变现象,并未对其细微变化加以观察,只能进行想象。
但借助信息技术,能够打破空间以及时间限制,对微观粒子的具体演变过程加以模拟,进而帮助学生对实验过程加以掌握,对实验原理加以理解,促使实验教学实际效率不断提高。比如,开展“电解水”教学期间,主要的实验目的是通过电解水来证明水分子由氧原子与氢原子构成,二者比例为1:2。这个实验需要学生对水分子电解之后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结合为氧分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的具体过程进行理解。然而,单纯进行实验观察难以对微观事物变化进行了解,同时这个实验存在一定危险,如果装置密封性不好,氢气和空气进行混合以后,极易发生爆炸。所以,化学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具有的音频以及图画优势,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化学教师可在网络上搜索和水分子的电解有关的微视频,在课堂之上进行播放,促使学生站在动态的角度,对分子电解的具体过程加以了解,降低学习难度,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初中化学当中包含不少生成有害物质的化学实验,学生无法动手对这些实验进行操作。这时,化学教师可借信息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呈现,帮助学生对实验过程加以了解[2]。
三、通过小组合作对实验教学进行分解
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小组合作属于一个必然趋势,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是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实验教学当中,对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加以运用,除了是由教学属性决定的之外,同时还要顺应时代整体发展需求。在化学实验当中含有不少变量因素,学生需借助实验进行一一验证,单凭一人之力,难以在有限时间当中完成所有实验。但小组合作能够帮助学生对实验过程加以分解,帮助其对实验进行验证。比如,开展“探究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剧烈程度的有关因素”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把现有知识当作基础,对影响因素进行猜测,如金属的表面积、活动性、酸溶液的溶质质量以及温度等。化学教师可按照学生猜想让其通过小组形式展开探究,对变量控制方法加以运用,对各个因素进行一一验证。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升[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除了要对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具有的重要作用加以重视之外,同时还需积极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创新,选择有效、恰当以及科学的方法开展教学,这样才可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为此,教学期间,化学教师可借助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对实验教学进行分解,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实验探究之中,帮助其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进而促使教学整体有效性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陆玲.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的有效性研究[J].求知导刊,2019(50):53-54.
[2]陈玉棋.以实践促成长——浅析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9(32):146.
[3]李永江.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探讨[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