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晓丽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第二中学 8449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数学学科的作业质量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不能让数学作业只是单一的练习。高中数学作业要做到打破传统的死板,机械的做题只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恐惧和厌烦的情绪。有趣的数学作业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高质低负
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归纳整理,分析问题,探究思考等帮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数学学科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思维性和逻辑性要求比较高,这会导致一些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从而对数学产生厌烦和抵触的心理。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数学作业,不能让作业过于简单、也不能让作业过于复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这些融入到数学作业中,把数学作业变得更加趣味化,将数学思想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一、设置作业注重层次循序渐进
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的不同,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存在着高低分化。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可以分层次设置,为不同学习接受能力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作业选择[1]。教师在教学上,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对高、中、低三个难度的作业进行分层次,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各方面权衡综合考量,让不同学生做不同层次的作业。这种设计虽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也相应的增强了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后,可以根据课堂测验和学生平时成绩分梯度布置作业,设置题目:1.已知函数f(x)=x3+2x2-4x+3,第一问:(1)求其单调区间;(2)求其极值;2.已知函数f(x)=x3+2x2-ax,知其增区间为(1,+∞),减区间为(-1,1),求a的取值范围;3.已知函数f(x)=x(x+2b)2在x=2处有极大值,求b的值。题目按考察公式和函数运用的灵活程度难度逐渐递增,教师可以分层次让不同学生完成相应难度的题目。但不做硬性要求,鼓励低层次的学生能够更多尝试更高难度的题目,高层次的学生把全部题目都做一遍,更全面的掌握知识点。这样的作业设置,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作业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清楚自身的学习程度,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高。
教师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还能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加强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学生运算思维的能力。
二、树立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加强对数学思想的渗透
针对高中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教师必须要打消学生的这种心理并且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兴趣是人类最好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不能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灌输式教学,分析函数知识点,不能够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点,从而不能够在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教学思想[2]。
例如,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作业:1.调查电、煤气、燃煤价格,分析一定量的消耗下,使用电、煤气、燃煤哪个更划算,并画出大致函数图像;2.调查小区附近报亭的报纸销售情况(了解进价、售价及不同时间的销售量),统计一个月的销售情况,画出统计图,为亭主分析如何调整进货量和售价,以达到更多收益。教师在实践作业布置上,可以放宽上交时间,给予学生充裕时间去了解调查。学生在收集调查数据回来后,会调动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结合能力。实践作业能够让学生深化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不同的实践作业受实践环境的制约,教师布置实践作业要注意在学生力所能及和环境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三、设计作业更偏向多样化
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巩固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可以不用过于拘泥于作业形式。作业可以为一个探究性方案、一个实践调查报告、一个数学相关的游戏等等。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余弦定理”后,可以设计作业:1.默写余弦定理;2.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思考运用学到的余弦定理,在生活中去发现。教师对该种作业的评价时,可以尽量多样,更具包容性,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大胆展示。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到研究探讨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可以在数学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增强作业的有效性,创新作业形式和设置方式,更具针对性,更多元化,以此服务学生主体。让数学作业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记忆而不是机械的做题,使得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罗伟芳.心理学视阈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20,6(21):185-186.
[2]张平.加强高中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