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兰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水东镇电海街道办乔厦小学
【摘要】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都在不断学习和钻研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寻找着新出路。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并且对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点拨引导作用。而高年级的小学数学,相对中低年级来说,难度明显增大,对于数和图形的考查也更具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层意义。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力求找到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社会发展要与时俱进,人生应当积极向上孜孜追求,教育教学更应如此。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很多教师为提高课堂效率想尽了办法,收效却不太理想,一些本来基础不错的学生,在升入五六年级后,学起数学来却显得有些吃力,学生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结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上存在一些问题。以前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就是考试,以考试结果定学习结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完全展现,而一旦到了高年级,统计、长方体正方体等学习内容的出现,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之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全体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呢?结合五六年级教材,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优化教学的前提是研磨教材
在教学开始前,很多教师可能认为这些知识很简单,或是出于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而轻视了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解读,读懂教材内容安排的目的,从出悟出一定的层次和道理,这样才能科学处理教材中重点与难点内容。例如,北师大五年级上册中有一个知识点是让学生找“2,5的倍数”,课本中并没有给出规律,看起来似乎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耐心一遍遍研磨教材,结合新课标提出的教育理念,就不难发现,教材这样编写的目的是让教师把课堂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列出几个分别是2,3,5倍数的数,再从这些数中找规律,找特点,学生就会发现,2的倍数一定是双数;3的倍数,是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可以被3整除;5的倍数,末位上是5或者0。综合以上特征,学生就总结出,2,3,5倍数的特点是个位上是0并且能被3整除。对于学习有些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提示,或者以多种假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验证,让学习过程更加清晰,思路更明确。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必拘泥于一个版本,例如,有些教师可能熟悉过人教版教材,里面有相似的知识点,那么可以借助其中的概念或者优势,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上述“能被3整除”这一点就是对人教版教材的利用和借鉴。
二、优化教学要重视对教学环节的把控
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要根据学生特点。
很多高年级数学教师都认为,学生已经十一二岁了,懂事了,可以理解老师的话了,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和自制力了,于是就忽视了课堂上的一些细节,比如,不重视导入,比如对于教学方法不太讲究,以灌输为主。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始终是教师应当重视的问题,课堂导入是不能省略的。一堂完整的课,开端就是有趣且能够联系本堂所学知识的导入,关键十分钟的开端,可以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对于课堂效率地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灵活选择贴近生活,或者生动有趣,或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方法。此外,教学方法是贯穿整堂课的关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种“介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方法丰富了许多,如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等。根据当堂课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两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是较为科学的,最多不要超过三种。因为一堂课大约在40分钟左右,除去导入环节,剩下的时间只有35分钟左右,所以教学效率非常关键,太多的教学方法反而会因过于花哨而降低教学效率。因此,科学合理的预设教学环节是有效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
三、优化教学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长期实践和总结,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合作探究更适合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北师大教材在编排方面注重问题化和生活化,从这两个鲜明特点出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提问中,以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并且学以致用。合作探究学习,相对来说,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时,在谈论过程中和结果评价时,讲究科学的原则,并且在恰当的时机提供及时引导,对合作探究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和完善。以北师大五年级《统计》这个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摸清楚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比如说让学生统计自己所住小区内有多少居民喜欢晨练,可以提前让学生对小区内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进行随机访问,访问人数不少于10人,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课堂合作探究时,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将各自的访问结果按小区划分,进行汇总。汇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采用的是图表形式,有的学生是用折线图表示的,还有的学生会用扇形图表示。同时,汇总也考查了学生对同类和不同类数据进行综合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需从教材出发,真正“吃透”教材,合理把控教学环节,精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易立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24):9.
[2]薛晓斌.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版,2012(12).
[3]李玉英.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途径分析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