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涛
贵州省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中心小学 贵州 毕节 553311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研究,从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帮助下,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知识与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让学生了解数学,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小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生活中很多未知的事情充满了好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想让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转变成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自己身边处处有数学、处处可用数学、处处需用数学。数学只有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切实理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主探索的动力。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包含着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现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数学经验,逐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在备课时根据课本给出的例题,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事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学习后又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他们很快会明白学数学知识是很有价值的。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明白学习数学知识就是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营造了一个活跃、和谐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二、采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乐于自主探究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赏识是期待、宽容、理解和尊重,赏识是语言,但比语言的表现力要强得多,只要教师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由衷的赞美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不求上进的孩子乐于求知;表现不错的孩子更上一层楼。
如果说责罚是一种严肃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缺点的方式,那么赏识激励则是一种善意和温和地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和发扬优点的更好方法。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能敏锐地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抚、鼓励,或者嘲笑、讽刺,甚至轻视。他们也常常以甜笑、发怒、任性、固执,甚至采取逆反心理来反映自己内心的感觉。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得到的。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赏识通过对个体成功面的肯定,能给个体以自尊和自信,使个体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它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的基础上,可以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创新,体验成功,和谐的成长。由于小学生个方面的认识发展还不够完善,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迷惘、困惑甚至挫折,他们需要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帮助。学生间总是存在差异的,作为教师不应该以一个尺度去衡量他们的表现,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客观的评价学生。其实只要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策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理解他们的,对他们还是有信心的。使学生认识到其成功的价值后,会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样要求进步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因此,教师们不必吝啬你们的赞美,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多一些赞美,让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自主探究的发展
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同桌合作学习”是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就是在个体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集体内相互讨论分析,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既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在自主探索中学生与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让知识融会贯通。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自己当做一名初学者,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索中学。学生要在合作交流中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研究者,发现者。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适当的切入口,提供研究材料、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探索。
总之,教师想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数学,就要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自己放在首位,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和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杨影.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12):117-117.
[2]贾鑫洁.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6,000(019):25-26.
[3]姜国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5):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