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四川省叙永县龙凤镇黄桷坪小学
摘要:人类科技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普及,并且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运行和管理数据的功能以及迅捷的信息传递技术,将其运用到教学领域,有助于我国新课标教学目的的实现。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重要性;开展方式
引言: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化的产物,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一大重要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内核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为日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培养了人才。所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显著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成果。
一、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的融合,既是发展和革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同时也满足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所提出的教学要求[1]。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所研究的知识对于许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有些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故而难以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而将小学数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可以使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化,生动化,有趣化,有利于学生们兴趣的调动,增强课堂参与度。
(二)丰富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表现形式具有多元化特征,比如在小学中学都颇受欢迎的视频微课,以及教室中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授课平台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三)教学效率的提升
信息技术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已经得到过许多实践性验证。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取得丰富的教学资源,选择最浅显易懂且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使得许多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学难点都被轻易攻克。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方式
(一)构建教学情境
鉴于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全面,且难以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所以,情境构建教学法,在小学生的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能够吸引小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的建设,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方可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最终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2]。
本校所用的西师大教材中,针对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对钟表时间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如若将认识钟表时间的概念直观地阐述给小学生会显得抽象,并且小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在开始授课前为小学生播放了一段迪士尼的动画影片:tick tock time。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并且在动画片中的时钟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教师趁热打铁,以讨论剧情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问题,比如“钟表在这个动画片里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性发言,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不难发现,这种方式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师生互动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对数学模型的构建。数学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是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3]。而在我国新课标中对小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提出了十分具体的教学要求[3]。教师应当合理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结合,使数学知识形象化、立体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加深。
在对西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旋转、平移和轴对称》这一单元教学设计中,核心知识是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知。而小学生普遍对平面几何的空间想象力较弱。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物体,并且利用教学软件对这些图形进行具体的对折与运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运动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化,有效弥补了小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
(三)课堂各阶段的优化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于课前预习、课堂面授以及课后复习阶段。充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效率的提升[4]。课前阶段,教师可以设计视频微课,将课堂上即将讲授的教学重点帮助小学生有一个提前的认识,并且对小学生的预习工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有效帮助小学生提高了预习的效果;课中阶段,因为信息技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强大资源,可以将抽象的教学难点以影音、图像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展示给学生,并且以电子课件来展示教学方案,不但可以节省教师备课时间,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主次有个清晰的认识;课后阶段的复习工作,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对作业的布置,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漏做作业的现象,并且可以提高作业提交和批改的速率,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给学生学习指导,并且掌握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改正,并且帮助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的弱点制定与之相符合的学习策略。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将其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对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且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将日益密切。所以从小学阶段,便让学生接触信息技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可以起到潜在的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丽.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7(44):174-174.
[2]陈汉东.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思考[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9):53-54.
[3]李绍海.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5):336-336.
[4]邓兴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C]// 向导-教育导刊.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