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 张洋 何丽娟
[导读] 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的关键阶段,

         张洋                                  何丽娟
        湖北省麻城市职教集团        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中学
        摘要: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的关键阶段,作为高中班主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德育问题,因为这关乎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以德育教育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德育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就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有效性
一、现阶段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出现的问题
        现如今,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部分教师仍然以分数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再加上班主任不重视德育工作,所以德育工作只流于表面,并没有深化德育教育,阻碍了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改之下,国家更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部分班主任仍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种枯燥、无趣的课堂中很难提升学习积极性,无法保障德育工作的效果。作为新时代教师一定要加强德育教学方式的学习,更新已有的教学观念,实现德育工作效果最大化。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的德育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德育教学能力不足,思想与时代脱轨,这种情况难以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在课下班主任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德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件开展德育教育,通过事例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德育教育
(一)分清师生角色
        现代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群体,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到辅助和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分清师生角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的智力发展与成年人接近,学会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高中生的情绪情感不稳定,易冲动,受挫后会出现消极心理等等。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难免会犯错误,因此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如何面对问题。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我们班级的陈朗同学上课不听讲而且经常打瞌睡,作为班主任要深度了解陈朗同学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制定出改善问题的策略。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陈朗没有母亲,父亲因工作忙在生活中无法照顾他。班主任要像陈朗的“家长”一样在课下多关心他,多给予学生关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改善自身问题。


(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一定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影响学生更有说服力,学生也能更积极地学习德育知识。例如:在班级中学生为“00后”,喜欢电子产品、电子游戏,有时会发现学生在中午午休时拿出手机打游戏,更有甚者在晚自习时发微信。近期,经常发现班级的王颖同学在课间拿手机浏览网页、打游戏,在自习课时发微信,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得知王颖最近买了新手机。班主任要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明白手机的危害,要以学习作为第一要务。班主任一定要制止这种情况并且要迅速整顿班风,在教学工作中不拿手机接打电话,在课下多与学生讲述电子产品的危害。只有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才会改善此类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开展德育活动
        班主任不只在班级中开展德育教育,也要在户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在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学生吸收德育知识效果更明显,因此教师要合理设置户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观念,优化德育教学效果。例如:组织登山活动。高中生面对高考压力较大,经常不分白天黑夜的学习,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弱,教师可以在周末组织登山活动,让学生在登山过程中提高集体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在登山时也有许多学生因为跟不上队伍、爬不动想要放弃,班主任可让学生相互搀扶,学生在这种举动下更能激发团结协作意识,和同学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登山。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既能优化学生关系,又能渗透德育教育,学生的德育思想因而提升。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改之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下和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主动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也才会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从而师生关系才会更进一步。例如:班级的张帆同学,家境较为困难,常常因为家境困难而感到自卑,也非常内向,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来往,班主任在课下要多与张扬交流,打开学生自卑的心结,多鼓励学生与他人交往,教会学生成绩优异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习中还要与同学和谐相处。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也会慢慢敞开心扉与同学多交往,进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才能有效提升德育水平。同时在教学时要强化德育的重要意义,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课下也要定期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团结协作的力量,学生的德育思想进一步提升;师生关系和谐更有利于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凤志.关于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8,(35):315. DOI:10.3969/j.issn.1007-5070.2018.35.302.
[2]何华.试析现阶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实施的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218.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01.207.
[3]何多英.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有效性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9):139.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7.19.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