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许铃
[导读] 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

        许铃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0036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开始给予德育课程极高的关注度,希望借此来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在整个德育课程教学当中,其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且端正其对未来职业生活的规划,这对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德育;生涯规划;融合探讨
引言
        对于一名中职学生来讲,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体现在择业标准、需求和评价上,这类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往往会受财富、爱好、权力、技能的影响。学生自身的性格、态度、道德修养都会直接影响他们自身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现今中职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1新时期职业院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1.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职业学校要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为重点,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中职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1.2 理想信念教育
        职业院校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开展哲学与人生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育,引导中职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3 道德和法制教育
        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开展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引导中职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观念陈旧
        部分中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可能会长期依据一个固定的流程来进行教育,并未充分了解到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于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同时,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也未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去亲身体会或者是实践,这便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实际间存在不符情况,影响到了学生日后的就业与发展。
2.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单一化
        在中职学校中,职业生活规划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培养其职业道德观等,但是多数教师过于在乎学生的就业率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道德文化的教育,这便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因不正确的就业观念或者是缺乏职业道德素养而出现失业的问题。
2.3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不全面
        在进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若教师未深化学生对该教育内容的认知,便可能因学生的不重视而导致其社会职业发展目标出现偏差,且其职业目标与就业方向不明确,不利于学生日后可持续发展。


3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工作的容和措施
3.1 转变教师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水平
        因传统的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下人才就业的需求,对此,这便要求中职学校要从德育教育课程入手,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该课程教学中,并且通过大量的专业培训来改变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个人发展特点与时代对于人才需求的改革结合起来,激发中职学生德育课程中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解与认知,端正自身的就业观念,为日后全面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为学生获得适宜的就业机会奠定了基础。
3.2 重视德育课平台,提高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对于中职教师而言,只有其对德育课程教学平台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程教育的认知,并将其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紧密地联系起来。与此同时,中职学校还可利用德育教育平台来定期向学生及家长发送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知识,并利用线上趣味活动、制订短期小目标等多种方式来融入德育课程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针对部分流于形式的德育课程,中职院校可将学生就业率与教师薪酬挂钩,还要去记录下就业学生未来一年、三年、五年等范围内工作更换情况与就业意向的变化,以此作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水平的参考,并融入德育课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3 因人而异制订教学方法与内容
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中,德育课程教育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其可以使学生正确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另一方面,德育课程也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日后的工作当中应当如何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成长为一名复合型发展人才。除此之外,中职学校教育大纲中还将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列入到了综合人才培养的范畴当中,因此,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的融合,这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但是,因不同学生对于自身日后职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同,所以这便要求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需要因人而异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3.4 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每一个人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及职业规划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所以教师所需要做的并非是干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而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特点、个人优势等内容来给予其科学的指导,使其可以做出最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判断结果。目前,仍然存在着部分中职生毕业后发现自身所就职的行业与前期的认知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而心理的落差极有可能会导致其工作的积极性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离职的现象,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受到冲击。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偏差,对此,这便要求中职学校教师在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其具有就业意向行业的实际情况、薪酬待遇、工作内容等,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免其因过高的预期目标而影响到个人未来发展。
3.5 紧扣当前形势,实现持续发展
虽然中职教育完成后,多数学生已经走向了自己工作的岗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学习生涯已经结束,中职只是其一生当中接受到的一小部分教育,未来其仍然会接受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即使如此,中职教师也不能缺乏对学生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且,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因多数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于外界的好奇心较重,且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此,这便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希望其能够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其严格遵循社会发展规则的同时,也懂得灵活变通,可以紧跟社会的潮流来为自身发展制订最为正确的规划。与此同时,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在向其授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了解当前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当前社会人才需求制订一个全面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到与时俱进,进而才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4 结语
中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便是希望通过培养大量的综合型人才来为社会基础建设奠定良好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德育教育当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还能够为其日后 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蒯玫.如何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中职学生的引导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6):101
[2]翁梅菊.中职德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09):129+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