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有效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徐湖海,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


        徐湖海,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小学,431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最基础的地方,也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小学正是思想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教育的主要人物,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因此,德育教育过程当中,班主任对于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养成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如何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德育教育;
        良好的德育教育要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硬性,要求发展德育教育响应国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班主任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发展以及学生的思想发展程度最为了解,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以身作则,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方法与模式,把德育知识渗透在日常的行为处事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知识的滋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树立正确新颖的德育观,发挥道德模范作用
    小学生正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大人的行动,班主任作为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老师,应注重以身作则,发挥道德模范作用。班主任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通过日常的班级问题的处理以及班级管理等行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等多种方面。笔者认为,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应秉承,以德育人的原则,首先应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劲儿才能够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提升道德水平。【1】
        例如,班主任在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时,那么首先自己就要按时上课,不对学生撒谎。班主任在要求学生关爱老人时,自己首先要做到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班主任在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时,自己首先要做到不在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诸如此类,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的行为生活中一举一动都为学生做榜样。在开班会或答应学生的事按时完成,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平常的言行举止落落大方,尊重同事,关爱老人,廉洁从教等行为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真正把德育知识渗透到日常管理教学当中。
        二、注重构建适当的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引导作用
        教师可以在学生日常的课程当中穿插着安排一节德育课程,以实际的情境融合德育课程才不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班主任可以发挥领导者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在不影响学校教学内容的进度下为学生安排一节适当的德育课程,在这堂课上可以为班级里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把德育的观念渗透到日常行为小事的解决过程当中。在这一堂课程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著名教育学家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因此教师可以使家长参与到德育教育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德育的引导作用。【2】
        例如,班主任可以开设一堂为“夸夸你周围的人”为主题的德育渗透课程,在这堂课程中,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来参加,然后让学生选择班里的两到三名同学去赞美他的优点。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周围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被夸的同学还能够增强自信心,同学间互相赞美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友情。教师还可以利用这堂课程解决班里存在小打小闹学生之间的矛盾,教会学生宽容待人,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的品质。最后结束时,可以让学生表达对家长的感恩充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三、积极配合学校德育活动,推进德育理论落实
        以教师单独的能力去进行的班级德育活动始终是有限的,而且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大的发展趋势。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主题的活动,积极推进德育理论落实,双管齐下地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
        例如,学校有时会组织开展爱国主题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应带领学生大力配合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以及对国家飞速发展和非凡成就的骄傲。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活动,无形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样的活动也能为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添砖加瓦。学校还可以举办类似于欢迎新生的主题活动,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由规划这一新学期的目标和愿望,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活动的影响下,较快地适应紧张的学校生活,提高班主任管理效率。班主任还可以在年终期末的时候,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参与考试,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心愿和想要得到的奖励写在明信片上,然后达到目标之后,班主任可以帮忙实现愿望,以此来激励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德育的要求更加突出,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把德育教育融合在日常的管理行为当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尤其对于人格正在飞速发展的小学生来说,班主任的指导性与引导性作用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班级的行为中要注重多种方式管理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笔者在这里也真心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让德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芽。
        参考文献:
        【1】马嘉悦.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103-103.
        【2】沈明珠.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9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