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初心?以德育人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何伟英
[导读] 随着新课改改革制度的深入,对小学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要求也随之提升

        何伟英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 广东省河源市 517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改革制度的深入,对小学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要求也随之提升。班主任不仅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念。使学生在班主任的领导下,能够健康的成长。本文以回归初心,以德育人为主要内容,对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策略,深入德育教育。
        关键字:小学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引言:
        教育的初心体现在“教”和“育”上,只有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健康的成长。而且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同时缺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因此,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应该重视的教学内容。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减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难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的开展。
        一、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对管理意识了解不全面
        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会认为班主任应该面面俱到,照顾好学生的各方面事务,包括照顾学生的情绪,组织班级活动等。而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只是学生,学习好应该学习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并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参与到班级活动的建设当中。以这种方式管理班级,不仅会增加班主任的工作量,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班主任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部分班主任认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需要各科教师应该注重的教育内容,班主任只需要管理好班级,并跟家长及时的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就可以了。缺乏对德育教育正确的认识。德育教育不仅仅只是各科教师的任务,身为小学的班主任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关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部分班主任太过于重视德育教育,开展的任何活动都是围绕着德育教育开展,通篇大论的讲解,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厌烦感,还不能使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以这种方式开展的德育教育只是流于表面的工作,并不能使德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
        (三)班主任没有从自身做起
        小学生缺少相应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如果班主任开展的德育教育只是告诉学生事情的好坏,或者遇到某些事情应该怎么去做等,但自身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当中,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说一套做做一套的方式,会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失去原本的意义。教育的初心,是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身为班主任更应该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促进“以德育人”的教育初衷。
        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
        小学生是祖国家未来的希望。而小学正是学生踏入校园学习的第一站,小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对学生之后的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培养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增加,使得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只是流于表面的工作,而是要深入日常管理中的教学内容。而且教育的初心,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书本中的知识之外,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以德育人”“德育结合”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开始,深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新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理念;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思想,增强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并在德育教育中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使学生在之后的生活中,能够形成完善、正确的思维观念,去回报社会。班主任深入德育教育,还能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中以及学习中,都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


        三、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策略
        (一)回归初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回归初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为使学生能够知恩于心,明白感恩的重要性。班主任可以以“感恩”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从认知能力、情感以及实践三个层面中,渗透感恩意识。通过班主任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不管是在学习当中还是在建设班级当中,都要心存感恩,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能建立良好的感恩观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班主任长期的引导,不断的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来增强学生对于“感恩”的认知。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的了解感恩方面的知识。
        班主任可让学生组织班级实践活动,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校园话剧,选择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等方面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开展话剧的形式并编写演讲稿,班主任适当的引导。班主任和各个学科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打分,并设置相应的奖项,来鼓励学生,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除了话剧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定期的举办亲子互动活动,让学生跟父母互换角色,让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验父母的辛苦。以此来使感恩教育能够逐渐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回归初心,开展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回归初心,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思想的体现。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班主任在渗透德育教育时,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深刻的内涵,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育人,让教室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美化教室的同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了解现今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开展班会活动,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进行学习。如,班主任可以挖掘和利用教育故事、实际的案例等方式,在班会中通过叙事、学生分享感悟、增强情感体验等方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开展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外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满满正能量,通过班主任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回归初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身为小学的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做起,规范自身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将班主任当做争先学习的榜样。将教育的初衷贯彻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当中,以班主任来带动“以德育人”的发展方向。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要起到带头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习班主任身上的良好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增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感情的同时,也能使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
         班主任可以开展以“诚实、守信、懂礼”为题的班会,在班会当中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身为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班会结束之后,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使德育教育深入到每个师生的心理,将“以德育人”的初心,贯彻到班级管理当中。
        四、结语
        “回归初心”“以德育人”已经是新课改改革下较为重要的任务。首先班主任要形成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学习班主任身上良好的行为品质;其次,班主任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能够形成互帮互助的思想,逐渐将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1]何君霞.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08):128-129.
        [2]刘新梅.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35.
        [3]项黎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