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新城中心学校 235100
摘要:历史教学主要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进行培养,对学生“三观”的形成意义重大。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的融合,加快了培养进度,促进了培养效果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展开研究,希望找到研究突破口,给一线历史教师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初中历史;路径;融合
引言
这些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加快了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特别是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而有趣,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历史教学素材,让学习变得更生动。另外,信息技术的融合也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了专业能力。由此可见,探究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教学融合策略,对教师、学生都会产生积极意义。
一、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的出现,给初中历史教法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1]。表面上看,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初中历史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明显的重要性,正是这一重要性加快了二者融合。
首先,当前的教育理念更新比较快,一种理念产生不久,另一种新的理念就会出现,教育理念这种不断更新的趋势需要与时代发展相符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持[2]。所以,二者的融合是基于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方式随着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以计算机、电子白板为主的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上的不断利用,使得当前教师的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特别是当前很多教师在专业技术比赛中往往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亮点,使得学生教师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3]。
二、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高质量情境
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融合,可以看成是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工具性的体现。信息技术具有直观、丰富、生动等特点,教师可以借此为学生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历史学科中[4]。
第一,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利用班班通等软、硬件设备进行教学,尤其是在历史教学时穿插一些动感的音乐、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历史中的场景。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例如,教师在讲《洋务运动》时,可以将相关的图片、影视等作品穿插在讲课中,通过这些直观、动态的画面把学生引入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中。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说是高质量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教师要善于改变传统观念和思路,大胆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尝试将自己的教学和互联网资源结合起来,从中获取对自己教学有利的资源,不断充实课堂,让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有效拓展。
特别是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参考其他优秀案例,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情进行调整,最后为学生呈现一堂优质的初中历史教学课。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还在另一个方面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那就是微课。可以说,微课的出现给教师教法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微课教学如此炙手可热的原因。采用微课可以和初中历史教学有更契合的融合,特别是能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学习素养提升奠定基础[5]。
例如,教师再讲“抗日战争”时,可以提前给学生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大致的了解。自此,学生在预习该课时,不仅能自主的观看教师发布的视频、图片或文字材料,还会自己从网络上搜集有关的资料,从而让自己的预习达到更好的效果。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主动,一改过去被动的学习状态,且这种学习方式更高效、更自主、积极性更足、学生的兴趣更高。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作为当前非常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合于课堂教学,教师一方面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高质量的情境,另一方面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微课学习平台。这样一来,学生对学习会产生更多的兴趣,学习也会变得更主动,学习效果、质量自然会得到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光亭;闫瑞霞;武国瑞;李建华;郝新华;.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C]// 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科研. 0.
[2] 蔡瑞仙.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J]. 考试周刊, 2018(8):127-127.
[3] 甘阿梅.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4):137.
[4] 李波涛.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4):270.
[5] 丁世光. 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中), 2019, No.482(05):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