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 李红梅
[导读] 随着新高考的实施,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

        李红梅
        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高考的实施,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学目标也有所调整,其中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变成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高中生的公民意识,不光有助于高中生未来的发展,提升社会责任感,还能够引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进而提升高中生历史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公民意识;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的核心素养不光包含历史知识、历史价值、史料实证等,还包含价值理念的创建和公民意识的栽培工作,因此历史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帮助高中生完成学习指标,创建良好的价值理念,提升公民意识。
        一、挑选合理的教学切入点
        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就是,引领高中生在历史当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在社会当中体会到人生的道理,创建公民意识。所以历史老师应该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关注社会和教材内容的关系。
        (一)和时事进行融合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热点以及新鲜的事件都非常敏感。高中生喜欢对新事物进行分析以及探究。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协助高中生把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融合在一起,历史老师就要在教学当中有意识地把二者进行融合。经过课堂的探讨以及研究,让高中生渐渐地产生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因此历史知识和时事进行结合,可以提升高中生对历史和社会的热情,形成公民意识,从而提升历史课堂的价值。
        (二)多维联系
        历史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科目,经常被人称作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所以就要从多方面灵活对历史进行学习。历史和真实生活之间具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所以在切入的过程中,历史老师就要精确的把握多为联系,之后运用自己的知识以及能力,把其进行高效的结合。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历史要引导高中生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比如可以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开始分析,从而栽培高中生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提高高中生的公民素养。
        二、改善历史教学方式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历史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依然利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没有积极地栽培高中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就对高中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从而妨碍了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创建。在学习的过程中,高中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不仅消磨了高中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还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创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高中历史老师就应该对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以及改善,在一次次教学实践当中,根据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建出适合高中生的教学方式,从而引起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在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公民意识。

在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提升历史老师的招聘门槛,历史知识非常复杂,因此历史老师也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更加专业的教学能力,更加独特的见解,和良好的价值观念。所以想要总体提升历史老师的专业素养,就要在根本上解决,提升历史老师的入职标准,提高历史老师的历史积累,从而就可以更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意识。
        三、展开情感交流
        历史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上,更需要表现在实际沟通中的交流。高中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因此老师就应该在高中生实际生活以及学习当中进行教导,加强对高中生的关注,提升对高中生公民意识创建的程度,延伸公民意识栽培的范围。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助高中生进入到历史教学状态,推动高中生思维灵活的转变,从而创建良好的价值观念。
        四、历史老师应该灵活利用教学方式
        (一)演示的教学方式
        演示教学方式就是运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手段来积极性历史教学,这是栽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主要手段。在历史教学的时候,运用图片,音频等演示的方式,可以让高中生更加直观生动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观看,进而就能够可以让高中生更轻松地理解历史知识,并且可以让高中生把历史的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进行衔接,进而实现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栽培。
        (二)探讨的教学方式
        探讨的就学方式就是老师依据教学的指标,在教学内容出发,组织高中生利用小学方式进行探讨,进而让高中生可以在集体当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其他人共同交流,学习他人优秀的知识以及观点。在历史教学的时候,运用探讨的教学方式来栽培高中生的公民意识,不光可以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把高中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行激发,还可以让高中生在创建公民意识的时候,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让高中生的公民意识获得更良好的培养。
        (三)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提升高中生公民意识的主要方式,就是要让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历史老师应该应道高中生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走入社会,走入生活,让高中生运用公民的身份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进而让高中生真实的了解公民的权利以及义务,从而提升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意识。
        结束语:总而言之,经过历史教学完成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栽培,这对提升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提高高中生的全面素养都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所以,高中历史一定要重视在历史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意识,从而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月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途径初探[J].新课程导学,2020(02):85.
        [2]万钧.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培养思考[J].知识文库,2019(23):291.
        [3]王剑.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研究[J].科技风,2019(31):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