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颖文
锦州市第十二中学 121000
摘要:现代心理学对于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很大因素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引导,通过激发兴趣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其面临的关键问题。大多数教师通常会采用新奇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导入;初中历史;课堂
设计出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考验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研究表明,多数中学生表示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但不喜欢上历史课,这样的结论看似有悖,却值得广大初高中历史教师深思,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需要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多下功夫,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能再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导入,在选择导入方法时尤其要注重对学情的分析,把新课改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利用影视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整体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学生理解学习较为困难,对历史学科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在教学时,可选取有针对性的影视资源,增强相关历史事件的画面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历史学习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带动学习。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中,我用《大秦帝国》导入新课,问学生:你从影片中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秦统一六国。然后提问:秦怎样统一六国?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利用学生之间的热门话题导入新课,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时,适逢电视上播放《三国演义》,学生正热衷于讲三国人物故事和战争故事,利用这一机会,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三国演义》吗?它所讲的是历史上哪个时代的事情呢?刘备、诸葛亮、周瑜等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吗?让我们在第15课中寻找答案吧。”由此导入新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三、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眼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学生都爱听故事,通过故事的方式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时,我先讲了一段“木匠皇帝”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皇帝,他从来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一个木匠。他说,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皇帝,我是一个好木匠。大家知道这是哪朝的皇帝?当时的社会状况又如何呢?学完17课就知道答案了”。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展开本课的教学。
四、复习导入法
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在历史学习中,复习十分重要。有效的复习可以让知识记忆得更加牢固,并且也能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连贯。因为初中历史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的,前一节课与后一节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利用复习导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另一个方面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以用旧知识点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迈入新知识学习的大门中。
例如,在讲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这一课时,台湾的知识在过去的历史章节中都有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伊始,我引导学生复习内地与台湾的关系史,如在三國时期卫温曾经就到过夷洲,这便是现在的台湾。到了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又在澎湖设立澎湖巡检司来管辖琉球(台湾)。在复习了这些知识之后,在讲新课就更加顺畅自然。
五、悬念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源于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设置悬念就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也会急切地想要解决内心的悬念。通过悬念设置,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使学生头脑中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历史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其中许多知识能够与现在发生联系,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学会设置课堂悬念,来调动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到学习中。
例如,在讲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这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同学们,2018年是世界杯年,你们看俄罗斯世界杯了吗?那你们知道今年世界杯冠军得主是哪一个国家啊?”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法国。”接着,我又问学生:“那你们知道冠军这个称呼出自哪里吗?”这时,学生都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疑惑。这时我再告诉学生是出自西汉时期的霍去病,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六、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在课堂导入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生像一体的特点,能够融合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增加学生对这一阶段历史的了解。这样导入方式更加形象、直观,承载的信息量也大,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受到众多老师的青睐。但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的时候,切记不能越俎代庖,不能使多媒体影响了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进行。
例如,在讲授《战略大决战》这一课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了三大战役的内容,包括时间、特点以及领导人等,当学生看到粟裕在气定神闲地指挥作战时,都很惊叹。接着,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三大战役》这部纪录片的节选片段,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峥嵘的革命岁月,让学生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气势,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三大战役”的有关内容。
七、时事导入法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与现实存在着深刻的联系,过去的历史能够对现实提供经验和教训,现代的理论也能够解释过去发生的事情。通过时事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无处不在,同时又能够让学生用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知识来分析时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此外,时事导入的方式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关注时事的心,提前搜集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并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讲解和介绍。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中,授课教师要在全面立足于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影视资源、故事、音乐、热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另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使得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体现,从而在全面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治平.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技巧例谈[J].宁夏教育,2013.
[2]刘磊.初中历史课导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岳凤书.浅谈新课的导入[J].成才之路,2007(5)
[4]马友文.拿什么打开思路——名师讲述最吸引学生的课堂切入点[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