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咸英
长沙市北雅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乱走动、闹哄哄、抄作业是早自习铃响前的三大祸害,这样不仅没有使早读时间利用率最大化,又严重影响了班级的班风和学风。“自动投本式”作业收取法有效拦截了这三大祸害,做到了了早自习铃响前零走动、零抄作业、书声琅琅,为有效的班级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班级管理,早自习,“自动投本式”作业收取法
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早读铃响前,不管有没有老师在教室,教室里总是书声琅琅,没有任何人走动,没有吵闹,更没有抄作业的现象。
这一切,得益于从初一入学就开始的高技术含量的作业收取法。我把它叫做“自动投本式”作业收取法。说起它,还有一段来历:
我读大学时,经常坐立珊专线公交车。这趟公交车一开始实行的是售票员售票。每到一个站点,乘客蜂拥而上,把巴掌之地挤得水泄不通,更甚的是售票员还要从中挤来挤去收取车费,费力费心又费时。这种糟乱的收费场面随着“无人售票”的到来就杳无踪迹。无论多少乘客上车,都永远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前门排队自动投币上车,投币之后,就一一往车厢内走。真正做到了省时高效有序,利己又利人。
这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从制度上去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铃响之前的早自习,在一定程度上,就和有人售票公交车一样,乱不可言!有的在抄作业;有的在补作业;有的在收作业;有的在交作业;有的在讲话;有的在叫喊;有的在走动;有的在发呆…… 尤其是抄作业补作业乱走动简直就是早读前学习的“三害”,并且是屡禁不止,浪费宝贵的晨读时间不说,还严重影响班风和学风。
仔细分析发现,这一切的乱是由一种制度造成的,那就是——小组收取作业的制度。小组成员把作业本交到小组长那里,小组长收齐后再交到课代表处。这种收取作业的制度直接造成三种不良后果:第一,造成班级混乱。小组成员要走动,小组长要走动,全班都在走动,一走动就变成乱走了;第二,滋生抄作业的良好环境。小组长统一收取作业,要等小组成员全部来齐之后才能收取,那没来齐之前,这就是抄作业的大好时机,谁也管不着。最为严重的危害是第三种:没有读书的氛围,影响早读效率。
这就是“破窗理论”的印证:一扇窗户被打破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个洁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一旦地上出现了垃圾,人们就会无所顾忌地丢弃,丝毫不觉得羞愧。早读氛围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交作业时杂乱无序,学生也会相应变得散漫起来。于是交作业成了影响早读效率的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可以说早读是一天学习中得第一个调子,这个调子定歪了,后续得学习状态自然不佳。
要彻底改变这三点,只能从改变作业收取制度入手。
何不借鉴公交车的 “无人售票”制,来个无人收取作业的“自动投本式”作业收取法:所有学生从前门进入先自动把作业交到讲台上,然后再回到座位。
要注意的细节及具体操作方法是:
1、选派一个寄宿生先天晚上把第二天要交的作业本类型写在黑板上,方便其他所有的学生整理作业本。
2、所有寄宿生先天晚上把作业本按类别放到讲台上。
3、走读生“入室即交”,即从前门进入教室后就把作业本按类别交到讲台上。
4、7:30各课代表把作业本搬到老师办公室,并清点未交名单。
5、所有学生遵循“入室即交,交后入座,坐后即读,读出声音,声音要大”流程原则,入座之后只有一个动作就是“读”,其余的一切均为违纪动作,违纪就要受罚。
6、值周班长负责监督并督促学生进行早读。对违纪的行为进行纠正。
“自动投本”式作业收取法实现的就是从“有人收取”到“无人收取”的转变,真正地从糟乱低效走向高效有序!
具体表现在:
一是交作业的时间更短,把作业本交到讲台上最多只需一分钟的时间。
二是杜绝了早读前做作业、抄作业的现象。因为所有人“入室即交,交后入座”, 坐到座位上已没有作业本,也不能再走动,走动就会被值周班长记录在案,视为违纪,违纪会受到惩罚。
三是杜绝了早读前教室里乱走动现象。这样教室就不会乱,大家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早读中去,还能促成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是它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早读时间。举例来说,学校的早读时间为7:40—8:05,二十五分钟的早读时间,而班上的孩子若7:00到教室,“交后即读”,他的早读时间就差不多为一个小时的时间!天道酬勤,付出的时间越多,结出的硕果当然越大。
当然,“自动投本式”作业收取法也有其弊端。弊端就是科代表清查未交作业名单费时较长,从而减少了自己的早读时间。但办法总比问题多。我采取了这样的办法:
在作业本的左侧中间贴上红黄橙绿白五种颜色标签纸,标签纸上写上学号,1-10号贴红色,11-20号贴黄色,21-30贴橙色,31-40贴绿色,41-53贴白色(见附录图片)。课代表清点人数时,把标签纸颜色相同的作业本挑到一起,一清点,那么,缺交的学号就立即被清点出来了。整个清点工作只需两三分钟而已,省时又省心。
细节决定成败,做好了早读前让作业收取得更有效更有序更安静这个细节,就等于开好了有效班级管理的头,因此
能使班级管理走向有序、高效和高质。
参考文献:
[1]郑英.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6
附录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