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霞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重庆 408400
摘要:小学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小学开始,学生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各个学科系统科学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作为班级组织者和管理者,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接受学习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发展的创新也就显得愈加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
引言
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班级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平台。班级的环境和氛围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学生,也使得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表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学班主任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和理念,抓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建立的关键期,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学生们组成的一个整体,如果班级中的学习氛围轻松和谐且浓郁的话,那么班级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很好的作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形成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部分,就需要担负起将班级带向更好领域的任务。学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学习成绩与个人素质同步提高。而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的,班主任就一定要发挥出班级引导者的作用,做好班级管理,让学生们全方面的更加茁壮的成长。一方面,班主任就是要做好班级学生的学习引导以及思想引导工作,因为班主任这个职位就是需要对班级学生们进行正确人生道路引导。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方面,还要注重学生们的思想方面,让学生全面的进行发展,这样才可以发挥出教书育人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是学生们更好成长的重要帮助。学生的成长不只是表现在学习成绩方面,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方面以及身体与思想的健康方面,班主任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成长,还可以帮助自己本职工作得以更好的完成,这是一个双赢的表现。同时,轻松和谐的班级环境可以由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促成的,而且还可以营造一个,引导班风建设,促进班级的进步。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现状
(一)班主任忽视与家长合作
沟通的桥梁十分重要,教师与学生家长及时有效地就学生现阶段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班主任与家长进行合作,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心理沟通,会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但是,实际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许多班主任没有这样的意识,不愿意在私下与家长联系。这种缺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理念对班级管理的阻碍极大。许多班主任认为他的职责仅仅是在学校管理好班级和班上的学生,学生私下的表现与自己无关。因此,他们不愿意花费自己私人的时间去和学生家长就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一点也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的缺陷和漏洞,班主任需要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理念。
(二)班集体管理制度缺乏
一个班级的管理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的条条框框的规则与制度。这些规则与制度对学生自身行为的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班级制度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许多班主任还是没有在自己的班级中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或者是没有把班级规范执行到位。
班主任在班级建立之初,就应该与本班学生就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各类班级规则。只有每个人都遵守了班级管理规则,班级的班风、学习氛围才能好起来。
三、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引入班级量化管理方法
首先,班主任要引导高年级学生全面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借鉴其他优秀班级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结合班实际情况,以班主任带头、各班委共同负责、学生齐参与的形式拟定初步的、符合班级实情的班级管理制度;其次,制定关系到每个学生切身利益和行为准则的班级管理制度时,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对制度的内容进行讨论、修改,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平性;最后,在科学、合理制定量化制度的基础上,班主任要保证制度全面、有效落实,实施分层管理模式,确保班级管理的效果。另外,制度落实的过程一定要遵序公平、公正和公开性原则。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概念。在具体量化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因为个人经历和知识程度的差别,对行为的理解自然存在差异。在对那些有争议性的行为进行判断时,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偏袒任何人,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按照量化考核的规则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
(二)进行个性辅导
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气质类型,学生大致可以被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这四大类型。胆汁质的学生大多乐于助人、爽快直接但是容易冲动,有时做事欠缺考虑。多血质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这类学生稳定性较差。粘液质的学生比较稳重踏实、但有时容易错失机会。抑郁质的学生比较脆弱、抗打击能力比较差。面对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班主任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态度。面对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学生,教师应该直接对他们的错误和问题进行批评,不要绕弯子过于斟酌自己言语的表达;面对粘液质的学生,班主任平时给予充分的关心,对他们的错误加以提醒就可以帮助他们改正;而面对抑郁质的学生,班主任不能过于严厉,而是应该耐心谈心,经常鼓励。只有这样,不同特点的学生才能够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班级管理才能有效且快速。
(三)借助家校桥梁,走好管理每一步
为了了解学生的校外情况,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可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家访,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离开教师的视线,又没有独立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只有学生自己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把学习搞好。这样,学生离开学校就应该让家长监督学生的学习,这对班级的管理尤为重要。教师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及时将学生在家的表现、完成家庭作业情况反馈给班主任老师。大家齐抓共管,学生的情况得到了及时沟通,班主任掌握了基础情况,就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的放矢,适时精准施策,班级管理的格局就会越来越好。班主任也可以采取“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让学生家长时刻监督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督促孩子不但要在学校认真努力学习,在家里也要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帮助家长处理家务等等。孩子的生活学习空间拓宽了,不但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自制能力,而且通过家校互动、家校联手,班级管理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实施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其融入班级管理策略的制定中,通过个性化教育来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从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相洁.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20(13):155-156.
[2]马海强.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20,18(8):95-96.
[3]陈国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22.
[4]姜晓英.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