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梦榕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需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等就基于兴趣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意义与具体策略展开分析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导向;教学实践
《中国长期教育改革规划2010-2020》指出,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品行的培养、兴趣的激发、主动性的发挥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优秀品行以及浓厚兴趣的重要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立足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锻炼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养成良好运动习惯。下面结合实际,首先就基于兴趣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意义做简要分析。
1基于兴趣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意义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贴近学生,结合学生特征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要想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时教师就要能灵活运用观察法、访谈法、 测试法等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心理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进行分析与掌握。全面掌握各项学情后,按照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科学设计体育教学活动,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各项教学计划落实,让体育教学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
研究与实践证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小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性格外向活泼、好奇心强烈、兴趣爱好广泛等特点。小学生感知事物常是一时的新鲜、兴趣。
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开始发展,抽象思维还未萌芽,因而他们在学习时比较依赖直观的事物。在身体素质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肌肉发育不完全,骨骼相对柔软,大脑结构逐渐完善,这一阶段的学生具备基本的走、跑、跳等运动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素材与手段进行教学,方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2基于兴趣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2.1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中心、为导向的教学是最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在《如何实现兴趣化体育教学》这一文中,王冶学者提出,兴趣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措施与手段,巧妙利用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让学生充分享受整个学习过程。也有学者指出,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可让学生的情绪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满足,让学生从体育课堂中获得美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要能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合理选择教学素材与教学手段,让体育课堂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感染力【3】。
经观察与研究发现,大部分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烈,对新媒体等这类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巧妙将多媒体技术引进体育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体育教学活动更轻松、愉悦与高效的开展。
如在给学生讲解乒乓球的接球、发球技巧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一个动画课件,让两只小狗互相进行发球、接球,然后山羊教师站在旁边传授方法、总结技巧等。以这种充满童真童趣的教学短片拉近学生与体育的距离,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学习到体育技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运用VR技术辅助教学,运用VR技术为学生构建虚拟的体育锻炼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开展体育锻炼,能大大提升学生的猎奇心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有一个充满新奇感与刺激感的学习体验。同时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也可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自媒体等创建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研讨式学习。利用这样的线上教学方式,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学生的枯燥感、乏味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2.2利用游戏进行体育教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伙伴,几乎所有儿童对游戏都怀有浓厚兴趣。基于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室就可将各类游戏与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与良好习惯,锻炼学生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让体育教学目标有效实现。如在课堂上教师若想锻炼学生眼、手、脚的协调能力,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开展“花样跳绳”游戏。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选出两名甩绳的学生,让其他学生排成数列队形,绳子甩动后,每次跳进去两名学生,到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这队列中并且中途没有出现失误与中断时,游戏挑战成功。将学生都熟悉的跳绳游戏与体育训练内容有机结合,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变得趣味横生,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6】。
在培养学生协调力、忍耐力、团结协作意识等娿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袋鼠跳”游戏,利用该游戏营造出轻松预约的学习与训练氛围,让学生获得美好的学习与锻炼体验。在教学时,教师先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大致相当的几个小组,每一小组内所有成员都呈纵向排列,后方同学手搭在前方同学的肩上,前方同学的一只脚搭在后方同学弯起的一条腿上,这样依次排列,然后教师吹哨让所有小组同时出发看哪一小组最先到达终点就赢得游戏并会获得奖励。要求是在游戏过程中所有学生的另一只脚不能触碰地面,且只有小组成员全部到达终点才能算获得比赛的胜利。将这种充满趣味的小游戏与体育训练内容有机结合后,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激发学生的训练欲望与热情,让学生对体育训练产生浓厚兴趣。
除以上游戏外,可应用于体育教学的游戏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就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选择、合理应用、灵活创新,全面提升体育课堂的丰富性、趣味性,提高体育课堂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中,并从中有所收获与成长。
2.3利用趣味化器材开展体育教学
经观察发现,具有鲜艳颜色、奇特形状、丰富功能的体育器材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体育练习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与投放各类趣味化器材,以此激发学生训练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紧跟教师节奏集中精力学习各类体育知识与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导向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十分重要且必要。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当树立兴趣导向意识,并运用各类方法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采取学生易于理解,比较感兴趣的事物以及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与练习,让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有效培养与锻炼。
参考文献
[1]吕家兵.谈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意义与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33):21-22.
[2]李国龙.运用兴趣教学法,建构高效小学体育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26.
[3]郭海刚.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探讨[J].求学,2020(31):9-10.
[4]杨艳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3):171.
[5]单健.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9(33):59.
[6]陈露星.关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教学法的思考[J].南国博览,2019(0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