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窨井画”在小学美术合作学习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 陈林艳
[导读]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陈林艳
        (杭州钱塘新区临江新城实验学校,浙江 杭州311225)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引导学生以观察、体验、表现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以多种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美术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本文主要分析教师利用校园里的“窨井盖”,有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提高合作效率的策略,从而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有个性有组织能力,敢于自由表现的学生。
        关键词:窨井盖  合作学习  
        《新课标小学课程教学标准》推出了以后,我们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一种新型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强调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的小组,在相对宽松和活泼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韦伯斯特曾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这就需要教师去构思,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笔者认为有策略的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对他们的创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使学生在美术课合作环节中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也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研究与探讨。
        我校是一个新校园,因此学校里的窨井盖大都未经修饰,等待着我们这群熊孩子们去开发,而要完成这样形式的绘画,自然需要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但是光给孩子们找几个伙伴,他们就能出来一些有创意的作品吗?这就需要我们指导老师较长时间的探究。在这过程中,笔者对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从寻找伙伴,小组分工,组内协调等决策,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努力把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现力激发起来,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以下是笔者把小学美术人教版二上《我喜爱的动画形象》教学与校园窨井盖联系起来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合作,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一、建立小组前,引导学生讨论从而产生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建立合作小组前。先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完成整个学习任务是有必要的。                                                                                                           
        (一)引导学生从内容上激发兴趣。
        《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图1)内容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题材:
        卡通人物或动物形象。因此,教师可通过谈话方式去引导。
                师:你们回顾一下,自己最喜爱的动画形象是谁?
                生:蓝精灵,皮皮虎,孙悟空……
                除此之外,也可以播放视频音乐等形式。 
         (二)引导学生从形式上激发兴趣。
        《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绘画形式较多,像纸盘画等。在偶尔与校领导的一次谈话中,我们一致认为校园的窨井盖是可以进行改造的“天然白纸”。学生从没绘画过窨井盖,自是兴奋不已,这样的“窨井画”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口。对这样的形式感产生兴趣后,学生又对圆形的井盖和方形的井盖绘制不同的图像,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图3
        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小组,从而有效完成任务。
        (一)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的兴趣点,初步确立组员。
        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的卡通形象产生兴趣,而盲目的让兴趣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画一个窨井盖,自然是矛盾重重。考虑到这点,笔者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
        师:喜欢人物形象的同学举手,喜欢动物形象的同学举手……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很快能找到与自己的兴趣点相同的伙伴。
 
        (二)引导学生进行长短搭配,正式确立组员。
        绘画基本功的不同,有些学生擅长于造型表现,有些则擅长色彩表现,而有的学生则擅长整体调整画面。基于这些考虑,教师事先准备了一张调查表(表1)。
        根据之前初步分配的组员,学生们再凭此寻找自己的伙伴,最终确立好小组。

        (三)引导学生明确组内分工,有效完成任务。                        表1  
        小组确立后,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教师在旁引导。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细到调色(图4)、整理工具上。一个窨井盖,基本上三人为一组:一名组长
和两名组员(图5)。完成一个窨井盖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调色。2、粉笔构图。3、丙烯上色。4、勾线。5、调整画面。
组长明确组员的任务,从而落实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则巡视指
导,对小组在完成任务时及时引导即可。
        三、分享小组成果,正确引导学生讲评和及时总结。
        (一)、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大胆评价。
        绘画结束后,先让学生进行参观校园窨井画。学生在参观完后,教师可以把所有的窨井画都拍成照片,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让学生大胆的讲一讲自己最喜爱哪幅画,为什么喜欢这幅画呢?
        在形式上,本课《我最喜爱的动画形象》除了校园井画,还有哪些形式呢?(彩绘,草帽画,麻绳编织,马勺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动画形象的其他资料,如动画是如何制作的等等。
        (三)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心得。
        小小的窨井盖完成后,看着自己完成的作品,学生内心
会很有成就感,让学生总结活动心得。进一步使本活动得到
提升,这次窨井盖活动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校园也
一下子变得更美了,并上了大江东网“井上添画,这帮熊孩
子的涂鸦,亮瞎了大江东家长们的双眼!”(图6)
        总之,在这次“井上添画”的小组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去施展他们的个性,创作出有他们自己想法的作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正确引导,让学生自由的去探究,尝试表现,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有个性有组织能力,敢于自由表现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学心理学》张大均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人民美术出版社教育资源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