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评课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姚伟花
[导读] :完美课堂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和向往

        姚伟花
        濮阳市南乐县育才小学  457400
        摘要:完美课堂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和向往,听课和评课也是有效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的一种渠道,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去评价一堂课?从平常参与听课和评课中进行总结梳理,我认为评价小学体育课应从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个人业务素质、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亮点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当然,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各异,还可以从其它的角度进行评价,这里仅发表个人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与大家共同进步和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评课 ?完美课堂
        体育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一面,基本上都是在室外进行,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有特强的透明性和灵活性。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及方法,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对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怎样去给予有效的评价,我从平时参与的听评课中,总结梳理出以下观点:
一、对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的评价
1.教学中是否认真贯彻和践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是否注重知识教育和健康知识教育有效的结合,教师在课堂中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要有效的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中是否坚持生为本、师为导的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尽情发挥和演绎的天地,教师仅是学生的导向者而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主体,是否调动学生的激情是关键。
二、对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评价
1.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精、气、神。体育教师是调动课堂的指挥棒和灵魂人物,在课堂中表现出了精神状态和激情,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激情。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和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语言应该精炼简洁,动作标准利落,教学中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和交流,用标准的技术动作给学生示范。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扎实的基本功,扎实的功底是一名体育教师说话的底气,扎实的基本功是征服学生的基本条件,教师基本功的展现,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对技术动作的掌握。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问题的灵活性,教学中很可能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种问题。教师如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一名体育教师应变能力的具体体现。

例如:课堂中如何辅导后进生?如果处理得当,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处理不当,很可能击垮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运用的评价
1.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的评价,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时间分配是否得当,对各个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到好处,从头至尾是否符合体育教学的逻辑,各时间节点的衔接是否恰当等,是教学流畅性的基本条件。
2.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评价,教学中教师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和处理,突破主教材的措施和手段的运用,方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该技术动作教学要求。例如:分解和完整教学法的运用,一个技术动作适不适合分解教学,又怎样去分解,分解到完整教学的结合时机的掌握等,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进度。
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效果既经过教学去达到预期的目标。1.在学生思想教学上是否让学生思想起到有效的变化,认识上是否有所提升?2.运动技能技术和知识点的掌握上的是否达到了目的,是否有效的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3.心理和身体健康上是否起到了明显的反应,运动的强度和密度是否安排合理,学生的参与度是否达到全面参与,是否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五、对教学中亮点设计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对教学亮点的设计是教师处理教学内容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学亮点是对课堂的一个提升。那么,教学亮点的设计是否行之有效?是否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是否对主教材有所突破性?都是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层次,所以对亮点的处理一定要准确得当。
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设计思想,评价时应该从多角度去评判,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准确性、和谐性和完整性。总之,完美的课堂是每一位老师追求和向往的,是老师奋斗的目标。
?六、对学生教学体验的评价
小学体育作为身体综合素质训练的重要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们健康的体魄,实现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作为体育课的最终受益者,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评课不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学生们的教学体验。作为评课教师,必须要站在学生们的立场上,体会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教学体验,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是否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其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是否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对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来说,主要依靠教师合理的设计和挑战运动内容,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特点和身体需求,合理的安全运动负荷。通常情况下,小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在30%-35%左右为最佳,保持学生们的运动心率在120-125/分钟为宜。而运动技能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是否满足学生们的教学喜好。此外,对于身心愉悦的教学氛围指的是学生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2]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