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育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滕爽
[导读] 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滕爽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四实验小学   253500
        摘要: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实施分层教育,改善美术教学品质,提升教育质量,能够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在美术教师的带领下,提高美术素养,提升综合能力。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进行研究,使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分层教育 小学美术 教学质量 对策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教师不仅应该传授美术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应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绘画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方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使班级内的每个小学生都在美术课堂得到提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积极向下的学习氛围。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如何才能够运用好分层教学法。
一、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实现科学分层
        小学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学习先进教学手段,创新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实现科学有效的分层,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
        在对学生的了解过程中,教师内心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水平、学习目标等方面,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学习的态度以及绘画水平,进行科学的划分[1]。
        以“线描”课程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条的表现力,掌握灵活运用线条进行绘画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实施分层教育。依据学生的掌握水平、绘画能力等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三层次的学生,对线描掌握的不够好,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层次的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线描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提升想象力,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高,绘画能力强,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深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设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实现学习目标分层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立足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以《生活中的冷色》这一课为例,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冷色的知识,认识生活中的冷色有哪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完成教学目标[2]。在总目标的基础上,设置分层目标,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在掌握好基础的色彩知识后,利用冷色绘制一幅画,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提升美术核心素养;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掌握冷色的基本特点,增强绘画能力;最后,第三层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冷色的基本知识。
        通过分层教学,确立分层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保障每个学生在美术课堂均能有所提升,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三、设置分层作业,提高绘画基础
        例如,在学习完《艳丽的大公鸡》后,学生了解了冷暖色彩的差异,但是每个学生认知能力和绘画能力不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设置课后作业时,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布置课后作业[3]。作业可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为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不拘泥于课堂上学过的大公鸡。第三层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绘画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只需学生完成基础的小动物轮廓线条,依据自己的理解配上色彩即可。第二层次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冷暖色调的差异,但是绘画中缺乏想象力。在设置作业时,要求这一层次的学生,在画出基本轮廓线条的基础上,利用冷暖色调搭配的方式为作品上色,除此之外,还需体现小动物的神态。以此,提高这一层次的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第三层次的学生,美术素养较高,作业上应该要求高一些,在冷暖色调搭配的基础上,还是结合周围环境展示出小动物的特点。
        通过分层设置作业,提高各层次学生的绘画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优化评价机制,激发学习热情
        实施分层教育,就是要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正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在进行评价时,教师也不应采取以往传统的评价机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看法对待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成绩有所提高的学习给予充分的肯定,对还未实现学习目标的学生多多进行语言上的激励,优化教师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实施分层教育,学生分层、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等多种组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佳丽.如何进行小学美术课的分层教学[J].内蒙古教育,2020(18):27-28.
[2]唐歌.谈如何实施分层教育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J].才智,2020(18):15.
[3]潘秋月.小学美术课堂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0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