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 蒋瑜
[导读] 议题式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提出的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蒋瑜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学 江苏省 常熟市 215500
        摘要:议题式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提出的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能否有效的开展直接影响着一个学生是否可以成为对世界有用的人。议题是学习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文主要就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将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教学中两方面展开。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形成;问题;运用效果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的能力,要想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往往收效甚微。在这时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替代传统教学方式,进而保证这些需求的满足,这就是议题式教学方式出现的时代背景。为了使学生快速的适应,并可以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受益,教师就应该积极地探索议题式教学方式的运用方式。而不应该像抵御洪水猛兽一样对其表现抗拒。
        一、议题式教学方法的解读
        在《新课改》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等国家提出的要求中,都提出了议题式教学方法。其理念是鼓励中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思想道德与政治教学方式,营造讨论的气氛,通过合理的议题选择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并通过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1]同时议题式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行讨论,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讨论,来提升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理解以及了解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侵害。笔者认为,议题式教学方法是当下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合理的使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拾起学习的兴趣,并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二、当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老师对于教学大纲要求还不明确
        议题选择的合理程度直接决定了议题式教育教学方式实行的效果。议题一般都是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生活中的小事或一些新闻事件相联系而形成的。这类讨论题不是简单地课后题,也不是书本上照本宣科的讨论故事,而是具有代表性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老师由于不理解教学大纲,所以出现了难以把握议题,为避免犯错,直接将书本上的讨论题目在课堂中讨论。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二)议题设计不合理
        议题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讨论的方式心音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并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可以使用分析的手段以及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但很多的思想道德老师在议题的选择时,不是很合理。这直接表现在:一是选择的议题具有鲜明的判断结构,即以议题中往往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这和实际生活中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人们的生活的情况是背道而驰的;二是议题的内容脱离了日常生活,难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三、议题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的运用效果
        (一)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较好的开展议题式教学模式就应该对教学目标实现精准的定位,这就需要教师可以精确的掌握大纲的要求以及课程的内容,进而更好的设置议论题目,来引导学生们学习。例:在课程开始时,就可以讨论“思想政治与法治的重要性”。让同学们举一举生活中法治的例子,并说明没有法治的坏处是什么,最终引导学生们明确要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新青年。其中由于这个议题较为宽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想想生活中有关道德与法治的小事,如:乱扔垃圾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等,让学生们通过了解这些事例在自己的内心中建立是非观与荣辱观,帮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更好的自己。
        (二)注重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寻找情境
        法治道德的课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停留于书本,而应该有很多的实践活动,来扩充学生们的知识面。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寻找议题进行讨论,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也可以使议题更加亲民化。例如:授课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前往敬老院做义工,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并给爷爷奶奶讲故事。[2]在做义工的同时可以记录敬老院老人子女平均的探访频率,发现探访频率都比较低。针对这个情况就可以开展一次议题活动,由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内容出发,讨论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对于孝道有更深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的能力实现综合提升。
        (三)注重进行合作讨论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初中思想政治与法治教学中有很多的实践都是需要共同完成的。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也可以尝试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让学生们可以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学习其他人的优势得到发展,同时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来激发大家的学习与探究的热情。小组成员共同对于一个问题展开探究,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议题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一种优秀方式。当前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投入到了议题式教育方式的探究过程中。随着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加深,议题式教育模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相信,议题式教学方式定会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小燕.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策略[J].科学咨询,2020,(24):100-101.
[2]欧燕雪.试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议题式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0,(23):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