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张楠
[导读] 情境创设教学就是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

        张楠
        宿迁市宿豫区庐山路小学  223800
        摘要:情境创设教学就是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与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和步调一致的情境。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目的和核心方向是培养小学生的个人素质,为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应该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才能让学生更加懂得所学内容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情境创设
        
        情境模拟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进行情境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学生通过对教师创建的情境进行分析,并回答出相应解决的措施。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所疑惑的问题进行更明确清晰的指导,除此之外,学生不仅可以更灵活地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遇到一些问题也能够及时获取教师指导。如今在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课程中,小学教师就可以将情境模拟法应用到课堂的授课中,以此来帮助学生在课下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对课堂上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应用。
        1活动情境创设在小学课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用的措施简述
        1.1结合生活化元素进行情境创设
        道德与法治课堂所学内容是服务于生活实践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结合生活化的例子来对学生进行情境化的创设,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性地引入生活化的元素创建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不但能让学生更为直观、贴切的感受到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在日常实践中自如的运用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方式还可以帮助教师实现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目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小学生的生活范围中场景是多样化的,就其直接接触的人员范围包括父母、亲属、同学、老师而言,在这样的社交范围内都将会产生非常多的场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就可以将这样的场景进行创设,通过生活场景实例让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知识。
        我们以小学六年级下册中的第一章节“完善自我,健康成长”为例,这一章节只看章节标题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章节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人品格素养的培养。其中在“学会宽容”这一节课中,我们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理解这一课程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引入学生家庭成员中发生的事情,通过活动情境创设让学生自己去找哪些事情他认为是宽容的例子。然后老师就可以站在不同角度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宽容的态度、宽容他人是一种涵养,宽容对自身的身体及心灵的健康都有极大的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家庭成员的角度去感悟其中宽容的道理,宽容的价值意义。
        1.2用多样化题材创设情境,丰富课堂内容
        现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科书中已经进行很大的提升,在教材之中已经融入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教材也对社会上发生的很多实例进行了描写展现。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讲解,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多样化题材的引入,积极搜寻多种社会题材对学生进行情境创建,对学生社会新闻实事进行科普,让学生站在任意一方的角度进行观察评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堂思想道德内容并对其进行学习,同时也需要教师利用灵活多样的展现形式来进行情境演示、述说和再现,激发学生兴趣,以便实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的吸引运用。
        结合社会化内容及新闻事件进行活动情境创设,让学生对其进行探讨,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是在生活中利用知识,如何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利用,实际上是有一些方法可遵循的。例如:可以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关联,课上进行内容的情境创建,课下留生活作业,让学生去观察家里发生的事情,并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自己回答什么样的处理方法会更好,或者让学生评价家中事务处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是学生自己,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决等。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活动情境创设和日常生活的关联,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现实问题的知识应用,并解决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1.3活动情境创设利用多种灵活多样的展现形式
        学习知识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兴趣的作用下完成的,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也不例外,也需要老师在课堂中不断的寻求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施教。活动情境创设法就是吸引学生兴趣的主要方法之一。道德与法治课堂利用多种展现方法对活动情境创设法进行实施。在小学课堂的活动情境创设法的应用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多,操作方式也可以非常灵活。例如:引入媒体教学,采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案例播放,选择对热点问题分组辩论会的方式让学生去充分发挥,并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采用分组作业的方式进行作业练习并分组比赛等。这些方式都是可以灵活运用在活动情境创设法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完全融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更针对性的对思想道德与发至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活动情境创设法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意义
        为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之后能够自如的交往和生活,在学生内心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和法律典范,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环境的维护。情境创建法教学的好处不只表现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化形式,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上的熟知度的探索和对学生知识熟练应用能力的培养,《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以文化传统、思想教育、法治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树德立人的良好品德作为,通过活动情境创设能够让小学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知识,学好道德品质,遵守法律法规,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学会在道德素养的精神之下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活动情境创设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还帮助学生社会化的活动的进行,推动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并帮助学生走向社会。使他们能够从小就具有法治意识和品质精神,让学生拥有更好的、更正确的法治意识和道德信仰,让学生积极投身到法治实践中去,从中更好了解法治和品德,运用道德意识和法律知识,去完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而达到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执行者的目标。例如在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社会新闻事件的活动情境创设,让学生学会关注新闻事件,了解社会时事。更多的学生会组织参加公益爱心活动、关爱老人、关爱贫困山区儿童活动等。
        3 结语
        活动情境创设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意义非常重大,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充分创设生活化的内容、社会热点与新闻事件的场景,通过活动情境创设对多个社会素材结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更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培养并训练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责任,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个人的品格和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斌.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20.
        [2]李艳利.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864-865.
        [3]宋培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制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20.
        作者简介:张楠,1989.12,女,民族:汉,籍贯:江苏宿迁,单位:宿迁市宿豫区庐山路小学,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初级,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法的创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