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龙
桓台县第一小学255000
思政课既具有广泛的社会实用性,同时又兼具形象性和情感性。它以真情实景取代空泛罗列,以生活大课堂拓展校园小天地,向我们展示着耳目一新的文化和育人信息。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思政课的教学就是在尊重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追求“境界”的美,以便更好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发思维、陶冶情操。吕叔湘先生也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
由此可见,小学的思政课教学就要营造一个激情荡漾的情境;要让学生在斗室中触摸祖国灿烂的文明,在愉悦的活动中陶冶情感,在点点滴滴中培养情操,应该呈现出一种灵动闪光的境界美。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思政课教学当作一门艺术,让学生视学习如同欣赏一首动人的乐曲,如沐春风,身心愉悦。
一、创新是思政课境界的源泉。
境界源于创新,课堂需要充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选取适当的生活材料加以创造、补充。我们要以鲜明的个性,独具魅力的风格,创设情境,启迪思维,让学生在固“”“本”求“新”中获得认知。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时,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课前就这一专题搜集图片、资料、见闻,准备课堂上互相交流。结合有关资料和课本插图做成课件,并以歌曲《中国人》配乐,让学生随着优美的乐曲,去感受祖国历史文明的悠久灿烂,体味我们伟大祖先的勤劳、勇敢、智慧!这就以唯美的境界氛围为学习这部分内容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此时我们适时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图片、资料等进行讨论、交流,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感受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祖国文明的灿烂辉煌……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就调动起来了,在伟大的爱国情怀的境界中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我们要善于将那些透露着品行美的形象,蕴含着高尚情操的情节,适时地运用恰当的手段,将其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观察,用幼小的心灵去感受领悟,孩子们一颗颗纯真的心灵必然会受到高尚、睿智的熏陶。
二、语言是思政课闪光的催化剂。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修养,尤其是小学教师,语言要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为思政教学营造一种和谐快乐、激情热烈的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面对小学生,我们的语言要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中最先绽放的光彩首先是语言的美。只要我们站在讲台上,我们的语言就要适合学生的特点,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适时适度地丰富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有一次,我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就引入了《学弈》这个故事。当我刚讲到“另一人”在跟弈秋学弈时怎样心不在焉,一心二用,却蓦然发现有个孩子桌上放着翻开的课本,抽屉里却放着漫画,正津津有味的偷看呢。看着他的样子,我心念一动,不动声色地走到他身边,问道:
“一只天鹅飞过来了,学棋者有什么反应?”
孩子立刻站了起来:“啊?有天鹅?在哪?”
“在老师的故事里呢!”我适时补了一句,全班同学一阵哗然,他一下子醒悟过来:“啊,老…老…老师,我错了……。”一个故事,一句幽默,让课堂的沉闷感一扫而光,更让这个孩子悄然地改正了错误。可见,教学语言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它的艺术魅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幽默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美。别具匠心、独具特性的教学幽默语既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的风格,其每一点无不闪耀着教师个体思维的智慧火花,无不激荡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便是幽默。”幽默能寓教于乐,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和教益。假如我们在教学时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些高雅、优美而又“深入浅出”的幽默语,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欢畅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三、情感是思政课堂的韵律。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应用情感,激发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则具有激动性、易受感染性,我们应面向社会和生活这个大课堂,适时创设情境,使学生走出课堂,体验、学习在课堂中感受不到的东西,让师生之间获得情感的交流。
比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学习我快乐》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直接将情景生活化,通过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了解时间的珍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情感:如果我们不及时努力,等我们老了,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通过这个假设使他们体会到岁月不待人,及时当勉励是多么重要。继而再出示珍惜时光,励志成材的诗句和事例,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树立他们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最后,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这样层层递进,既提升了主题,又使孩子的情感得以宣泄,即所谓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学生现实生活的过程。
三尺讲台,我们传输着人文精神;一方天地,我们延续着文明轨迹。细细想来,这薄薄的一本教科书,短短的三十五分钟,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闪烁着着无穷的人性魅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思政课堂一定会绽放出五彩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