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型学前教育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代娟
[导读] 学前教育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

        代娟
        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幼儿园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学前教育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即教师能够对幼儿的学习行为与日常表现用正面积极的语言进行评价,以此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促使幼儿智力效应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最终实现高效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分析成熟型学前教育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
        关键词:成熟型教师;学前教育;激励性评价语言
        
        传授并不是教学艺术的本质,教学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唤醒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学生更多鼓舞并让学生深刻体味学习的兴趣。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能否用艺术化、激励性的语言反而更多合理评价,与课堂教学质量息息相关。
        一、关注幼儿学情
        具体说来,学情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幼儿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还有幼儿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能力等,在不同的环境中幼儿综合体现出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幼儿和幼儿之间也有一定差异性。成熟型的学前教育教师,不但要对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充分关注,还要基于幼儿需求与现实处境出发,有针对性地对评价语言进行优化,使得幼儿内在学习驱动力得到最大程度激发。
        比如,教师要对所有幼儿有充分了解,正确把握每位幼儿的心理特征与生活习性,对幼儿极其细微的反应也要敏锐捕捉,引导幼儿正确成长并给予必要的认可与鼓励;教师针对一些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幼儿,要学会深度挖掘其探究欲望与学习欲望,让他们学会更多生活知识并主动探究广阔的学习领域,让其充分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教师针对一些学习定力不够好的幼儿,可以不时对其进行提醒与激励,用一些比较肯定的语气正确指引幼儿的学习方向。“你的小腰杆挺的最直,非常棒,像挺拔的小树一样!”“你的小眼神儿真明亮,一看就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你专注时的精神真迷人,老师都被你陶醉了!”这些带有明确指引性的语言加上肯定的语气,幼儿会被立即吸引过去;教师针对一些学习困难的潜能生也要多用鼓励性评价语言慰藉其幼小心灵,促使幼儿的学习动力不断培养。教师可以采用比较宽容的语言,还要充分挖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让幼儿明白教师对自己的认可与在乎,对自己的关怀。总的说来,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所谓激励性评价语言就是教师要有更多的包容心、循循善诱的耐心、精心观察的细心及无穷的关爱。
        二、应用导向激励原则
        国外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曾提出过期望模式,即一个人被激发出来的力量与他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价值及所要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息息相关。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认为的期望概率与目标价值成正比关系,期望越高就会被激发出更多的力量。因此,教师要应用导向激励原则引导幼儿朝向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要为幼儿设定一个既定的学习目标,之后还要依据每个层次环节设定出阶段目标,引导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围绕目标开展既定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要将学习目标当作出发点与归宿点,师生要朝着这个目标共同迈进共同努力;相比新手型幼儿教师来说,成熟型教师更会把控目标,不但能够巧妙使用目标激励法,还能够不断引导学生朝向目标努力迈进。幼儿园的孩子天真活泼,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即便活动中出现非常小的插曲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成熟型教师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课堂问题,都要在最短时间内果断将幼儿漫无目的的思想拉回到现实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活动要有目标性,从而逐步提升学习效率;《有趣的磁铁》是中班常见的幼儿科学活动,孩子们在这个游戏中通常表现得比较踊跃,因为即使自己没有钓鱼的经验,但是在生活中也有所观摩。在这个游戏中,钓鱼成为游戏的具体形式导入,小朋友们会聚精会神地看小鱼儿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被鱼竿钓上来,在什么情况下会呆在所谓的池塘中纹丝不动。但是,部分幼儿不用心观察不明白磁铁才是蕴藏秘密的工具。这时,教师就要明确给予幼儿目标性激励评价“哇,你钓上来的小鱼好多啊!那你知道钓竿鱼小鱼要经过怎么样的接触才能算成功钓到小鱼呢?要不要自己动手研究研究?我感觉你特别棒,相信你很快就会找到答案!”幼儿得到鼓励之后,会感觉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在整个钓鱼过程中经过细心观察后明白的杆底部与小于上部磁铁的无穷奥妙,只有小鱼头部的磁铁张开之后,带有吸铁石的鱼竿才能把小鱼给钓上来,不然就不行。教师通过激励性评价语言,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不断创新,幼儿能充分感受其中的无穷奥妙,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调节教学活动氛围,引导幼儿积极进取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因此要保持良好的活动氛围,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比如,教师可以导入科学活动,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探究性与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一定要将切入点集中在生活化中,为活动创设出更加适合的情景而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教师还可以用生活化方式构建教学情境。可以采用为幼儿进行反复讲解并强调幼儿反复观察的方法,让幼儿对相关的科学活动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真心活泼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既打破了传统游戏的约束又可以自由自在地解放双手、开拓大脑,让想象的思维在无穷无尽的空间中自由徜徉,同时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证实假设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再与同龄小伙伴们进行分享交流。这样的活动方式,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尝试探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认真思考的能力,很多在思索中疑惑的问题经过印证让人豁然开朗,因为答案肯定或否定了猜想。《弹弹弹》游戏中,教师会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小朋友橡皮筋儿是否在松手时恢复到原样,在拉长时保持紧绷状态,大家有什么猜想等。教师要用引导性激励语言不断地激发幼儿的探究能力,指引幼儿动手操作并在印证中总结,在总结中保持灵活交流,从而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结语:由上述可知,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学会用艺术性的激励性语言给予幼儿更多的认可鼓励,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并让幼儿通过学习过程体味到无限快乐。教师要在课堂中进行有效驾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一梅.成熟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的特点[J].教育观察,2019(15):65-66.
[2]吕凤清.激励性教师评价与幼儿学习品质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9(7):89-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