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张登军
[导读]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

        张登军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镇华畦小学   733000
        摘要: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抓手,利用多种措施和方法把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到实处。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加强立德树人理念,以德育带动智体美劳的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  立德树人  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
        
    德行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德才兼备”这个词语,“德”字排第一位。新时代的教育发展理念,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是需要解决的两大基本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就要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入手重视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立德树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提倡“五育并举,德育先行”,要想培育“德才兼备”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首要任务是必须从德育教育入手。常言道:做学问先做人,也就是说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没有成熟的“三观”,就更谈不上其他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了。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电视、电脑、网络等电子信息迅速普及,学生接触到了大量书本之外的信息和知识,这是好事。但是他们往往不能够有效辨识出带有诱惑性的信息资讯,不知道哪些是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另外,根据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思政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基础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做细、落实,必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可见立德树人多么重要。
        二、以思政课为依托把立德树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思德教育,小学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中学有《道德与法治》课,通过思政课丰富的内容、广泛的题材、灵活多样的体裁落实立德树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思政课课程设置内涵比较全面。
        有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关爱他人、民主与法制、自强自立、热爱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丰富的内容,这一切都蕴含着立德树人的思想感情。 比如《孟子.梁惠王下》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是讲忧国忧民、济道天下的爱国情怀。《论语》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和品德修养,这些不仅仅是对治学的人而言,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从《塞罕坝风光》“美丽高岭”——“沙地荒原——“林海绿洲”的变迁,教育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内容,反映了民族精神,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
(二)德智体美劳教育题材广泛。
        除了《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课,还在语文、地理、历史、劳技等课程中渗透德智体美劳教育。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应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不管是城市的学生还是农村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立德树人的榜样。
(三)体裁丰富多样。


        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有趣味性很强的图片、故事、诗词、科普文章等,有很强的感染力。选材也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如:《我的母亲》《岳阳楼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中华传统文化等等,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使学生在思想上受的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三、运用多种措施从立德树人入手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引导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部分就是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优秀品德的形成等等,班主任起着引领指导作用。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春风化雨,真诚相待。看到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孩子们就会受到感染,养成好品质、好习惯。其次,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会课等时间多给学生看一些关于历史人物、榜样故事、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像资料。组织学生进社区、进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听老人讲革命故事等等,进行孝道教育。
??????(二)有效利用校本课程发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作用。
        学校教育要有效利用校本课教学,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把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我们学校开设了十字绣、手工制作、烹饪、经典诵读、器乐、书法、绘画、舞蹈、足球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的空间,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特长和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还有每学期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重点欣赏京剧、秦腔、豫剧、黄梅戏等著名唱段,学习“非遗文化”凉州贤孝,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感受戏曲魅力,激发爱国热情。
        (三)将立德树人与德智体美劳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 眼里有美景,处处是风景,环境造就人。所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环境对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有一定影响的。在日常生活中,随处是立德树人的榜样,随时有德智体美劳教育。比如,我们要教育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过马路不闯红灯,公共场所主动排队,不喧哗、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等等,真正起到“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我们还可以通过“春节”“清明祭英烈活动”“五四纪念日”“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重温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领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活动中切身体会、领悟德智体美劳,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把立德树人与德智体美劳完美结合起来。???
        (四)基础教育阶段狠抓立德树人才能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品格的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够完善,思想不成熟,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抓好立德树人教育就十分关键。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一些家长不懂教育,又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注重分数,忽视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些“问题学生”现象。所以,立德树人要从小抓起,牢固树立“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基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推进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用立德树人初心和智慧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丽、健康的成长环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2]《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
        [3]《小学教育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