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 门汝军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门汝军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湖北环鹏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长且范围大,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和水平。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众多土建施工工作项目中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本文介绍了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概念,并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了其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工作中的应用,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标志是建筑物的不断增多。由于城市的地理面积有限,为了提高经济水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建筑行业对各种工程项目的建造,主要以高层建筑为准。要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持久性与安全性,企业只有加强对各项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明确掌握各个施工技术的关键点与重要环节,为建筑物的建造做好更全面的准备。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特点
        桩基础施工技术有着较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不同施工区域,地基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地质岩层特点、岩石坚硬程度、土层透水性方面都有不同。一些区域的地下,包括较多的腐殖质层,存在软土地基结构,有着一定的施工难度。对于不同的区域,相应的地基抗剪强度、沉降率都有一定的差异。在应用桩基础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具体情况调整工程施工方案,保障桩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有效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2桩基础技术的施工要点
        2.1振动沉桩的施工要点
        振动沉桩的施工技术,指通过设备与自然重力的共同作用来提高地表下岩土密度,从而帮助地基的稳固性、承重性。在实际土建施工现场,振动沉桩技术应用前首先要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结合当地情况制定适当的施工方案。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土壤黏度较低的施工场地,且使用振动器时需要工作人员注意打桩的力度,保障施工的安全、稳定。
        2.2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要点
        这种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是将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与选定好的桩进行结合,再逐渐将桩基以压力推动到施工场地的土壤结构当中。可以看出,该种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操作简单,成本消耗较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不会造成污染,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然而,静力压桩技术要保证应用效果,必须要连续进行才能够达到施工需求。这使得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比较狭窄,很难满足人们的更多需求。
        2.3人工挖孔桩
        这种施工方式主要是人工操作,相关人员应具备专业技术,并且在完成测量放线的桩体位置进行发掘,而后利用人工灌注的方式完成工程。这种方法能节约一定的大型机械费用和资金,但是施工周期长,需要较多施工人员的参与而且经济效益较低。同时,应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方式,对于周边环境的破坏比较小,能保障施工的精准度。这种施工技术不适合在工作量较大或者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应用,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施工流程科学协调资源配置,才能保障高效作业。在工程施工中,持续监测地下水的状况,这样能控制水流量。利用预制混凝土和在透水层添加环形钢的方式能达到控水目的。
        2.4预制桩技术要点
        预制桩技术是一种不同于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技术,对于预制桩技术的应用,务必要注意以下几点重要内容:其一,保证桩尖朝向符合要求。对于桩尖朝向的确定,主要是考虑打桩的顺序;其二,明确预制桩浇筑顺序,通常来说,在进行预制桩浇筑中,先要进行桩顶端的浇筑,以此为建筑的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进一步的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效果。

总之,为了充分地保证预制桩施工质量,对于以上两点内容务必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3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1做好基础性工作
        工程施工工作中使用桩基础技术,应该做好基础性的工作,保证整体基础结构的强度和性能符合要求。首先,应重点开展现场勘查工作。在使用技术之前到现场做好勘查工作,搜集现场的各种资料和信息,编制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如果发现有软土结构,在工作中还需采用换填土方式、夯实方式等处理,保证软土基础的强度。其次,应做好桩基位置的定位工作。在具体的定位工作中,应该合理选择桩基结构,全面分析地表荷载力,在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和施工计划,提升各方面的工作水平。最后,应该积极采用预制桩结构,在预制工作中按照打桩顺序开展工作,可以采用振动沉桩技术措施、射水沉桩技术措施等开展工作,提升打桩工作效率,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这样除了可以缩短工程周期,还能便于存储,提升施工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3.2改进并完善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指导,因此,在结束了施工现场环境的勘查工作之后,技术人员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与交流,设计人员根据勘查工作中所获得相关数据与信息进行施工方案的设既与规划。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相应的设计要求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工程负责人应当明确设计方案要求,并使设计人员根据要求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进与优化。此外,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中,设计人员对桩基础周围建筑物情况进行充分地考虑,避免桩基础施工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结束了施工方案设计工作之后,接下来要重点展开对施工方案内容的实验分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3.3混凝土灌注施工
        为了提升灌注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在开始灌注之前,首先精确计算首批的方量。一人下达指令,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灌注,控制灌注速度在合理范围内。在埋设导管的时候,保障深度超过1米以上。在结束的批次混凝土的灌注后,进行连续灌注。保障导管的埋深在2米到6米之间。使用专业的运输车来运输混凝土,在混凝土材料到达现场后,使用导管和料斗进行灌注。检查均匀性和坍落度。如果难以满足施工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第二次拌和。如果第二次拌和之后,当时难以满足混凝土要求,不能使用相应的材料。在灌注过程中,需要持续检查钻孔中的混凝土液面高度,结合测量结果来调整导管的埋深。灌注到钢筋架底部和混凝土顶面距离在1米的时候,逐渐降低灌注的实际速度。等到混凝土逐渐达到钢筋骨架底部4米的位置,逐渐提升导管的高度,这样能保障骨架高度低于导管底口2米以上。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城市文明发展。建筑企业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时分析各个施工技术要注意的重点部分,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类型等各方面因素,提前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土壤结构组成成分,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以此来强化建筑地基的坚固性,为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做好全面的准备,从而促进建筑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陆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5):11~12.
        [2]刘国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业,2020(1):114+116.
        [3]周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07.
        [4]黄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7):46~47+50.
        [5]周建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论述[J].居业,2020(2):1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