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王毅龙
[导读]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走向,同时带动其它行业的不断进步。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1730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走向,同时带动其它行业的不断进步。目前,建筑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向天空要土地”思路决定我国建筑领域正呈现出明显的纵向发展趋势。建筑施工的基础、首要环节即在于桩基础,此类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其桩基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很多高科技技术的融入使得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土地资源不足,是当今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而桩基础技术的出现,及时解决了土地资源使用不足的问题,随着行业逐渐的壮大,其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其中因地基不稳而导致建筑施工无法投入使用的问题尤为严重。为此,对建筑桩基础施工中应注意事项,以及怎样提升施工技术而做了细致的分析,以此来提升建筑桩基础技术的使用价值,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
        1桩基础技术的施工原则
        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的研究是各大学的重要研究科目,国家近年来也是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来加强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实践的管理和规划,再结合从事建筑建设行业从业者的工作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桩基础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在对建筑开展施工工作时,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前期工作,也是整个建筑建设的重要部分。我们应根据建筑的具体状况来选取桩基础施工技术,在控制建设成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的施工质量。通过分析和研究所建建筑选址附近的水质、土质、地形等情况,结合施工原则的要求来选择。
        2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2.1建筑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
        桩基础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土质状况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建设现场进行全面仔细的勘察,对建设现场的具体位置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掌握工程施工现场的相关地形地势和地质等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现场的所有因素进行设计的工作,充分发挥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工程施工之前不仅仅要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测,还要对施工的机器进行调试,对使用机械设备的相关性能进行测试,保证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中性能的正常使用,符合施工时对设备的需要。施工人员要根据桩基础技术施工的设计需求,对具体的地基进行全面的处理,为施工人员发挥桩基础技术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2.2静压桩的技术应用
        静压桩,是一种全新形式的桩基础技术,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的自身重量和机架上的配重提供返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沉桩工艺。静压桩利用分段的形式进行压入,再进行实际测量加以定位之后,划分出桩基阶,然后有秩序的将桩基打入孔中,其成本较高。静压桩技术在实施应用时,其产生的震动效果比较弱,所以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低。由于静压桩技术所使用机械设备操作很简单,对于资源的耗损也少,所以,静压桩符合建筑工程中的绿色建筑标准。
        2.3灌注桩
        针对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成桩方式之一,在具体施工中,针对施工期间预先设置的桩基础孔洞,采取浇筑混凝土的形式来完善桩基础施工。具体施工的开展,是施工人员结合设计要求、施工现场情况,利用沉管成孔、作业成孔的方来进行桩孔的构筑。等到桩孔构筑完毕,施工人员需将预先制作完成的钢筋笼放置到桩孔中,然后采取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将混凝土注入钢筋笼,等到混凝土凝结完毕,完善灌注桩施工。而在具体桩孔构筑期间,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成孔方式。而当前常用的成孔方式包括机械成孔与人工成孔两种。

倘若在具体施工期间施工现场土质结构为黏性土,那么施工单位需通过人工成孔的方式来进行桩孔的构筑。虽然针对机械成孔方式的应用,具备高效率、精准度高等特点,但是此方式并非在所有土质结构中都非常适用,其常用于砂土和粉土土质中。而在具体成孔期间若发现地下水情况,施工单位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地下水的排除,避免在桩基础施工期间因地下水问题而对桩基础施工整体质量造成影响。而针对沉管成孔方式的应用,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利用振动法、冲击法进行桩孔的构筑,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易造成较大的噪音污染,所以需要结合噪音消除措施的开展来施行沉管成孔方法。
        2.4预制混凝土桩
        预制混凝土桩的入桩施工方式应基于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确定。比如,如果施工单位确定采用静压入桩策略,则应超前明确具体的入桩路线,如果盲目施工,很难达到既定的桩基施工标准,特别需要注意并避免之处在于倾斜、上溢和挤土这三种情况,也就是说,这三种情况必需全面规避,因为任何一种情况均有可能导致桩基础施工质量不合格。桩基础施工实践中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压桩环节应有合理的保护手段来保护桩基础,否则压桩进展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桩基础施工入桩环节的压桩机偏移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稍不注意就会超出规定的施工标准,而要让其始终按技术设计标准向前推进就必需采用合理的保护手段,否则,偏离情况将不可避免。压桩环节同样需要合理控制压桩的速度,桩基施工质量同样取决于压桩的速度,匀速、低速可以确保压桩时能够有效消除混凝土桩必需承受的土地抗剪应力,因此其也是桩基施工质量的基本保障。
        2.5关于补桩及纠偏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补桩及纠偏也是桩基础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桩基础施工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补桩,就是对于一些在前期,施工打桩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桩基础进行后期的修补工作。补桩,具有一定的压力性,其压力来自地下室与相应的承台结构共同承载的双重静压力,受施工操作以及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影响,会对桩基础的最后工程施工结果产生干扰。当施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则需要对桩基础进行纠偏工作。纠偏工作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施工后期发生倾斜的桩基础,对其进行纠偏操作,能有效防止工程后期出现,因承重能力大而产生的断裂情况。纠偏工作也要对位置发生偏离的桩基础进行纠偏,使其回归到正确的位置上。当然,对于加强桩基础的稳定性,还可以扩展承重台面来加大桩基的承重力,此方式可以补充因桩基础承重台面压力过小,而导致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桩基础的承重能力,确保其承重能力符合相关的规定标准。
        2.6提高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建筑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为建筑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还需对该技术的安全性进行进一步地加强,对整体建筑的抗震技术进行优化设计,在建筑工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中进行结构优化,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地区的具体地理位置进行技术的改革,提高桩基础建筑技术的应用强度,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结语
        总而言之,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其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应用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求层建筑施工人员必须要重视对桩基础施工的管理与维护,并且从多个角度来充分发挥桩基础技术的作用,依据施工实际需求来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改善与优化,保证施工质量与建筑安全性的提升,为建筑顺利完工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永伟.浅析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8(15):115-124.
        [2]高军.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0):12-13.
        [3]卓秋梅,叶美玲.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178+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