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网源电力有限公司 四川攀枝花 617067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电线架设施工技术的进步,相关的施工工艺也得到了创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张力放线施工上,简要分析了送电线路架设时的张力放线施工优势,然后对相关工作的工艺要求、方法以及流程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电线架设;张力放线;高空作业
前言
合理设计、科学架设送电线是保证区域电力稳定供应的基础,而张力放线则属于常规型电线架设方法,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将会直接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因此,要提高供电水平,保障送电线架设标准、规范,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研究张力放线施工工艺,不断推进工艺优化和创新。
1张力放线施工工艺优势的特点
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在送电线路架设工作中十分常见,能够为切实达成线路架设目标、提高施工质量提供辅助。基于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开展送电线路架设时,可保证导线处于全程架空状态,线路架设的起止塔可由直线塔来担当;施工中的高空压接、平衡挂线等操作都将在耐张塔上完成,可以大大提升导线安装质效,并对规避资源浪费风险十分有利,且导线蠕变也不会对施工质量造成过大影响。在施工张力放线施工工艺时,送电线路架设施工的机械性、高效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水平将会大大提升,施工现场的有序性和整洁性也会提升,引绳困难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而且,该工艺的应用,可缩短工期、减少导地线磨损,提高安装质量和使用耐久性。
2基于张力放线施工工艺的送电线路架设
为了切实分析送电线路架设环节的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应用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明确该工艺的整体流程和开展要点,从而开展针对性、有序性分析。在实践工作当中,应用张力放线施工工艺架设送电线路,应该保障通道内无障碍物且拥有与张力放线相适应的牵引场地与张力场地,还应该保障施工技术应用规范和安全。在送电线路架设工作中,张力放线施工工艺的具体应用流程应该包括场地预备、牵引检查、牵引场放导线、牵引轴盘与导线盘更换和线轴临铺等环节。在下文中,笔者基于张力放线施工工艺的应用流程、要求以及送电线路架设需求,对开展张力放线施工时的工艺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论述。
2.1强化放线准备
应用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保障施工有序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奠定基础。准备阶段,应保证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施工准备科学规范、施工资源充足可用。
2.1.1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是张力放线施工的依据,也是保障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应用合理性的基础。开展方案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完全基于区域内的供电实况、需求和送电线路架设要求进行设计,尽可能地提升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比如,开展地形、环境勘查,明确张力放线施工现场情况,为制定施工方案做好准备;收集施工资料,预估成本、确定工期、计算资源和工程量,为保证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应用质量提供辅助[1]。方案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障施工计算科学性,从而为确定架线区段与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提供依据。
2.1.2跨越准备
搭设跨越架是张力放线施工工艺的重要步骤,也是有效架设送电线路的关键性操作。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做好提前规划,保证跨越工作的资源应用、技术方法应用和机械材料应用合理。比如,明确工程架线路径与电压等级,掌握铁塔性能与导地线参数。同时,还应该将计算工作设定为跨越准备工作的重点。施工时,可基于现场实际情况,从常见的架线方式(1牵4、1牵2和1牵1)当中选择适宜方式。选用施工器具材料时,也应该以导线直径为基础,基于施工计算结果和施工用具选用标准做好妥善选择。
比如,设导线直径为n,张力机轮径为A、牵引机轮径为B、放线滑车轮径为C,则A>40n、B>25n、C>20n。为保证跨越架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还应基于导线以及跨越架材料的参数性能开展相应计算,从而保证跨越架的冲击稳定性符合工程要求。
2.1.3资源管理
所谓资源管理,就是张力放线施工准备阶段做好人力、物力资源管理,保证入场人员操作规范且经验丰富、入场物资数量充足且性能达标。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基于送电线路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工程量与施工难度组建技术人员团队,开展施工机械和材料选择。此时,还应做好道路修整、场地扫平和障碍物清理。
2.2牵引张力场选择
选择牵引场和张力场是应用张力放线施工工艺时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容易对张力放线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操作细节。在实践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确定放线区域的长度,从而保证牵引场和张力场的位置设计合理。张力放线段的长度可以以放线滑车长度为基准计算。比如,保证张力放线段长度超过15个放线滑车长度,且其数值应在5-8km之间。当然,若存在特殊情况,也应该根据张力放线施工现场条件灵活调整张力放线段的长度,但架线滑车的数量绝对不能超过20个。
无论是选择张力场还是选择牵引场,都应该对其面积和范围进行严格把控。二者所在区域不宜过大,但张力场的规格应该略大于牵引场[2]。比如,以55m×25m为张力场规格,则适宜的牵引场规格应定在35m×25m。此外,在选择牵引和张力场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重点关注直线杆塔的位置。此时,应保证直线杆塔可直接锚线的档距能够辐射张力场和牵引场的全部位置。
2.3导引线施工控制
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应用环节,有效控制到导引线的施工质量也同样十分重要。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妥善选择导引线的牵引和展放手段,为有效架设送电线路提供保障。
在展放牵引线时,相关工作人员可基于人工作业方式或无人机来完成牵引绳展放。比如,以人工展放方式施工时应利用放线滑车承载导引绳且需做好两端临时锚固,保证其与地面所处距离超过5m。相比于人工作业,无人机展放的质量和效率更高,还能有效降低因引绳展放而不得不开展的林木砍伐范围,是一种更具经济性、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操作手段。使用无人机时,应先展放一级绳,然后以此为基础完成二三级绳和大小牵绳的替换工作,保证展放施工顺利开展。完成导引线展放后,需科学开展导线牵引。此时,应保证牵引绳与导线相连。在实际操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主牵引绳、大旋转连接器、专用走板、小旋转连接器、导线网套和导线的顺序实现二者连接,为牵引导线做好充足准备。
2.4优化紧线操作
紧线是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应用的关键性操作,可对送电线路架设质量以及用电安全产生直接影响。为此,选用安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高的紧线操作方式至关重要。目前,最常见的进线方式有二,其一为直线塔紧线;其二为耐张塔紧线。在施工时,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必须保证过轮临锚工作质量。但若在应用张力放线施工工艺时选择耐张塔紧线,那么还需要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后对反向临时拉线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紧线操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张力放线施工工艺的应用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将会对送电线架设工作质量产生深刻影响。在实践工作当中,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张力放线施工技术要点和工艺流程,合理开展放线准备、牵引张力场选择、导引线施工控制和紧线操作优化,进而保障送电线架设环节的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应用有效。
参考文献:
[1]马国明.对送电线路架设过程中张力放线的施工工艺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32-33.
[2]王伟.在送电线路架设过程中对张力放线施工工艺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