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环
潍坊蓝海学校
摘要: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以社会为主要活动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宗旨。可以合理有效地展开小学少先队活动,从而提升少先队员的全面道德素养。基于此,本文对小学少先队活动创新开展实践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少先队活动;实践探索
一.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
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可为少先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少先队工作的开展、学校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才,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少先队员的引路人,是少先队各项工作与活动开展的策划者、指引者与实施者,在少先队管理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辅导员的组织、引导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少先队员在组织中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故而强化对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非常必要。
第一,强化培训。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同样需要不断的学习、进展。为规范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需要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学习、培训,以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知识水平,让辅导员在不断的学习、培训与经验交流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及管理能力,并逐渐培养出一批团结奋进、踏实能干的辅导员队伍。
第二,表彰奖励。无论任何企业、任何组织,想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都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少先队管理及辅导员管理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激励机制,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教师的工作动力更多来自事业的成就感、社会的认可及荣誉感、工作的责任感及满足感。因此,在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同样要注重不要吝啬对辅导员的表彰、奖励,让辅导员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荣誉感,从而激发其内在工作动力,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使辅导员以更充沛的热情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各项活动。
二.树立远大理想
思想如果不能结合实际就是空洞的、无用的,任何一种正确的、先进的思想都是与现实结合,能接受住社会和历史的考验的。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上,要结合实际,立德树人,让每一位少先队员了解社会和历史,同时树立远大理想。辅导员要把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少年儿童主体地位和特点需求,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和党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发展规律,坚持全童入队、育人为本,主动参与素质教育,激发少年儿童自信自强、创新创造精神。一切从少年儿童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发挥少先队员小主人作用,生动活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
请团队专家、文化名人来到学校讲文学,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讲历史,让学生们了解眼前生活的不易,珍惜眼前生活;讲党史,让学生们了解革命先辈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伟大贡献;讲社会,让学生们结合现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中队辅导员、部分少先队员不能将目光停留在学习,应当走出学校,到各地进行学习,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总结,将目光放到长远的未来,结合自身实际,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三.规范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
规范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是提升少年队干部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及手段。
加强对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的重视不仅能够提升队员各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激发队员的竞争意识,促使少先队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在规范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中需加强对下述几点的重视:
1.规范队干部竞选。既往少先队对干部任用多采用“相马”机制,该选拔机制通常存在有活动匮乏、不利于人才突出、不利于调动干部积极性等不足之处。因此,在实际少先队规范管理中就必须要加强对队干部选拔机制改革及规范的重视,改变传统的任用机制,以竞选机制、民主选举等方式来任用队干部,通过自愿报名、各项技能比拼、民主选举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竞选,不仅能够提升队成员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队成员的行为规范产生约束,促使队成员自觉主动的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表现进行约束,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少先队活动,这对于提升少先队管理效率及规范性,规范少先队成员自身的行为习惯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加强队干部培训。经过竞争选拔或民主选拔后选出的队干部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与学习。辅导员需要定期组织队干部学习队知识、队活动组织能力培训,从而不断提升队干部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促使队干部快速成长,发挥其自主管理能力,让队管理更有系统性、规范性。这对于提升少先队的整体管理质量及效率同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价值。
四.健全激励机制
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以雏鹰奖章为基本载体,建立人人可行、天天可为的少先队员激励体系。创新榜样教育,大力树立宣传新时期少年儿童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少年儿童。深化“最美少年”“最美辅导员”“最美集体”等群众性推荐活动,引领少年儿童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培养少年儿童网络上的正面偶像。完善优秀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集体的典型选树机制,加大对一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宣传、培养力度。命名示范校、示范大队等先进基层单位。认真做好“星星火炬奖章”的推报工作。积极开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推选竞赛、展示交流活动。
五.创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其一,需要在班级内设立“心灵信箱”,这样就可以让少先队员充分地在实践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那么,从少先队员含有的情感类型上看,一方面包含有学习生活上的情感,另一方面包含有生活方面的情感,而这些都是伴随着少先队员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产生的情感问题。所以,当少先队员将写出的“心灵邮件”投出后,就需要班主任教师或心理辅导教师及时查收这些邮件,然后一一进行查阅翻看,这样就可以了解到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情感问题,然后对其进心理辅导或心理面试,使得可以逐渐舒缓少先队员的内心情感,从而有利于促进少先队员健康成长。
其二,学校可以以“少先队员的烦恼”、“帮助他人,成全自己”等题目作为每期院校报的主题,然后让班级内的少先队员轮流参与到编制文章的活动中,这样就既可以让少先队员进行自我疏导,又可以让少先队员在集体环境中感受到丝丝暖意,使得可以加强对少先队员的心理教育,从而帮助少先队员形成更为完善的人格。
综上所述,当少先队员进入到少年先锋队队伍中后,学校和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而且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因为,当前国家正在倡导全面教育教学,道德素养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那么,为了可以满足教育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合理地引导小学少先队员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东星. 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现状及其引导[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侯琳. 社区资源在少先队活动中的利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3]李志红.少先队工作创新发展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6):120-121.